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怎么理解?怎么界定是非是福?
坏事,塞翁失马,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怎么理解?怎么界定是非是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其中也含有同样的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一件事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局面转化。但,得考察人的洞察力和对事件的掌控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淮南子》里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塞翁丢失了一批马,这本是一件坏事,可是后来这匹马又带回了一批马,坏事变成了好事。这件好事后来又变成了坏事,因为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这是坏事,但是后来边境打仗,别的青年男子都去参军入伍,很多战死了,而塞翁的儿子因为腿部残疾而未去参战,得以保全性命,坏事变成了好事。
塞翁失马的故事并不一定真的一一对应地发生在现实中,但现实中一定存在。它首先是个寓言,是为了劝喻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好坏和顺逆,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在逆境中要想到光明,既不要得意忘形,又不要悲观气馁。
它也是一个哲学命题,就像老子所谓祸福相倚,有所谓否极泰来,“好”中可能潜伏着“坏”,“坏”中也蕴含着“好”。这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智慧,也是现代哲学中量变质变、辩证法等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 《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典故] 相传塞翁有一只很出色的白马,有一天,马不见了。乡邻都来安慰他,塞翁说:“马不见了,不见得是坏事。”过了几天,马不仅回来了还带了了塞外一匹骏马,乡邻都来恭喜塞翁,塞翁却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啊.”又过了几天,塞翁的儿子从马上摔下了,腿断了。邻里又来安慰塞翁,塞翁又说:“这未必不是好事啊!”一个星期后,国家征兵打仗,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的问题,留了下来,得以避免得战死沙场。
塞翁用得失之心去对待事情,失去了在他看来不一定是坏事。失去了不一定代表伤心,得到了不必太高兴。因为两者是相互存在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进行转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就对,错就错,突然一件好事变成坏事并非偶然。一件坏事因变得好事是转机也是渴盼。比如一位体弱多病者想抗拒风雨的艰阻万万不可能,(人在穷困潦倒时候很有拼劲,说明你有心愿。)比方说:你已经很疲惫了还要去搬石头,前提是你想过石头的重量和要害吗?碰巧机遇下能搬得动,万一你失手呢又是什么状况呢?很多时候明明知道不可能成功的事与物,非要力挽狂澜,只有跌倒和挫折情况之下,才知道并没有那么简单,否则后悔不已。走过经历过才使自已有醒悟,好事多谋,相信你是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是说一件事情,既可以产生好的结果,也可以产生不好的影响。好的事情,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坏的事情也可能转化为好的结果。原因一方面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向多方向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条件和机遇及人的主观努力,同样一件事也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对任何事情都要全面完整地看待,要辨证地看待,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单独解读“塞翁失马”这部分,我们可能会觉得塞翁失马是一种损失,但现实当中的因果关系却是相对的,也许是福也许是祸,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事例,这也是中国古代的辩证哲学的一部分观点,《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也就是因果转换的关系,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
上一篇:桂花树什么时候扦插最适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