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范笑歌说欧楷书法是生动的死字,这是为什么?
楷书,他的,书法范笑歌说欧楷书法是生动的死字,这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范笑歌说欧楷书法是生动的死字,这是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做如下简答。
我在央视书画频道的讲座中一再强调,欧体书法,绝不是大众认知的“工匠字”、“俗字”,而是蕴含着极为高级的笔法及结构理念的艺术瑰宝。欧体(包括其行书)的特点:瘦硬险绝。杜甫诗有:“出贵瘦硬方神通”句以赞叹率更书法。大家知道,二王书风很是“中庸”,而欧体则以险绝有别于二王,吸收了六朝瘦字之法,欧阳询绝世代表作有:楷书的《皇甫君碑》、《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房彦谦碑》以及行书的《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千字文》等等。欧体的妙处,在于严谨缜密,神气深隐,体方笔圆,典雅大方。点画似方实圆,结体似正实险,超尘绝世,秀整清动,气韵深厚富贵,深合体方笔圆之妙,楷法极则指的就是他的《化度寺碑》。但如学之不当,易走极端,形成瘦劲有余、圭角外露、缺乏富贵气、用笔过于刻意、内怯呆板,失去奇趣,这也是今人学习欧体楷书的通病。临写欧体要注意其笔法露锋藏锋相参,气韵如老僧入定,不染凡尘,欧阳询是杰出的结构设计师,将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错位、覆盖、变形等诸多问题阐述的一清二白,清晰明确,它将唐人笔法的精微与多边诠释的让人击掌叫绝。欧书谨严、正气,但更要温润富贵,绝不能写得俗薄、程式化、馆阁气十足。其实欧楷自唐至今,包括在其同时代,对楷书的影响非常大,只是唐代的高峰之后,后人对他的学习偏离得越来越远,这是范老师对欧阳询的笔法及结构理念等方面的理解有些偏颇处所在,还请对欧字加深研究。唐之善书者多重隋碑,欧、虞皆自隋入唐。下笔收笔,挑出,转折处,都很精谨小心,但活力四射,变化多端,只因为欧体中宫内收,故而难以把控,容易写得精神涣散,这是我们功力不足的原因,难道要批评先贤的艺术水准吗?因为学欧,多从清人取法,且又做了减法,这种衰减,令习欧者千人一面,结构呆板拘谨,貌似“动一笔皆败”,这是误区,今人的这种写法,表现力明显浮滑,与欧阳询貌合神离,学习者慎重对待。原帖与今人作品直观对比,大家就清晰许多,看上去很工整、很完美的字,却大小均匀,笔画直白,缺乏古韵意趣,可见书谱中“古质而今妍”说得非常对,所以我们学习书法必须向古人看齐,“取法乎上”,做到“追踵古人,见贤思齐”。欧体的钩是很有特点的笔划,富有隶意,不是锋芒毕露的,竖钩、横钩等呈三角形,钩出不可长。竖弯钩、戈钩等等轨迹比较长,提按明确,速度舒缓,充满力量与张力。康有为认为“书为形学”,他所说的形虽然指的是汉字的客观形体,但更是表达书家本人的设计及情感理解,有很强的主观性。欧字险绝,化度寺尤其精紧,体方笔圆,不能过度追求其方,更要将笔法写得雍容大气,温润堂皇,正大磊落,否则就会怯而流俗,薄而贫瘠。
以上管见,请范老师及师友指正[握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范看到的只是九成宫,虞恭公碑之类的欧楷,所谓生动的死字的评价并不公允。传统的欧楷碑版多为严肃体裁,为皇家书写,容不得书写者过多追求个人趣味,只能最求端庄匀称,欧书也不例外,这种欧楷就给后人造成相当刻板的印象。但如果你看看他的笔扎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异趣横生,变化无穷,我认为这点充分说明了欧楷继承了大王的书法传统,即变化,并且是精妙的变化,以下附欧书的墓志,即可见其变化之端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欧楷书法的“生”与“死”】
书法作品摄影/文章/祥福 君
范笑歌论调-欧楷书法的“生”与“死”
范笑歌说,欧楷书法是生动的死字。笔者从他的这句论调感觉到他的意思,欧楷书法写的活龙活现,但它没有灵动之“动”态,太过追求传统书法则与规律,没有其创造力,这就是“欧楷书法是生动的死”之含意。
范笑歌之楷书-动力十足
范笑歌之楷书是当今唯一独创“范体正楷”,他的楷书书体融入了各大名家名种楷书书体,与自己的笔法形成一体,独创了自己楷书书风,人称“当代书法宗师”和“百体书法王者”。
范笑歌之理论水平也属一流
范笑歌的书法不但写的好,他的理论水平也属一流。他编著的《中国书画三大论》极具很高的水平,在国内书画界颇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一本论述书画艺术理论知识之好书,值得书画爱好者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欧楷内涵浅显,故多人以唬大众。柳楷绝艺完美,唬人者哪敢企及。赵体行书曠世无双,又有几多书者具此本领?只有吹嘘者,敢于冠大名唬众而不脸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