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屡遭游牧民族的侵害,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吗?
游牧民族,农耕,中原中国历史上屡遭游牧民族的侵害,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00年后的北宋末年,“小冰河期”再次降临,女真族的铁骑离开苦寒荒芜的北方草原,杀进繁华锦绣的中原花花世界,在劫掠了大量金银珠宝、人口牲畜后,押着宋徽宗、宋钦宗满载而归。此后,蒙古草原各部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大量死亡,展开了以掠夺生活资源为目的的混战。最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开始了征服世界,开拓新领地的宏伟历程。
又过了大约500年,明朝末年,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农作物大幅减产。就连刚刚传入中国的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也无法满足百姓的吃饭需求。于是全国饿殍遍地、盗贼蜂起。人民纷纷逃亡,政府赋税征收不齐,缺乏军饷镇压起义。300年的明王朝最终被颠覆。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朝代的兴亡更替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历代王朝,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生产充足的粮食养育人民,使他们不至于因饥饿而起来造反。所以,“小冰河期”导致的农业生产停顿是朝代更替的一个主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约言之,气候是游牧民族南侵的间接原因,农耕农业的富足、富余和游牧季节性的不足之间的差别才是主要原因。游牧民族以食肉和奶食品为主,它因无法储藏,每到冬春季节往往食物不足,所以就会利用秋季膘肥马壮时南侵抢略以获得粮食和农产品。几千年形成了历史的惯性,最终在做强做大後,利用中原矛盾和空虚直接占领建国。当然,其之所从形成适合放牧生畜的草场,是因气候寒冷而不适合古代农耕的节令性要求造成的,所以其便是背後的、间接的原因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历史一直有一个三元结构,第一是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第二是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第三是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中国历史一直是这三个地区互相影响,互相碰撞。中国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北方是非常适合游牧民族放牧的蒙古草原,同时中原地区又非常的繁荣富裕,这是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南下抢掠的原因之一,游牧民族不生产,不储存,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地上不长草了只能向物质富裕的中原地区来抢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游牧民族有一大特点,难以应付白灾,黑灾,只能到中原虏掠,夏季秋节牛羊膘肥,肉奶无忧,周期性冬春遇自然灾害,根本无法解决生存物质,为了活路,入侵中原农耕文明是历代最头疼的问题,因为古代游收民族不象中原收藏粮食那么容易!
上一篇:初中生毕业学什么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