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屡遭游牧民族的侵害,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吗?
游牧民族,农耕,中原中国历史上屡遭游牧民族的侵害,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落后的文明总是会被先进的文明所代替或同化。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就是一个民族大同化、大融合的时期。那些想侵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在他们占领中原以后,本想坐享其成,结果被农耕民族的中原文化所融合了。元代的蒙古族,对中原占领和统治不到百年的时间,如果他们不退出中原,就会被汉族同化掉。清代的满族侵入中原270多年,最终完全被中原文明的汉族同化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此说,在中国的历史中,中原的农耕文明屡遭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原因,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初期是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原因,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对农耕民族进行侵害。到了中后期,气候因素已经不是主要原因了,而是由于游牧民族为了占有和享受农耕民族的成果而发动的掠夺性侵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遭受游牧民族的侵扰,并非是中国专有。事实上,人类的四大文明区域——中国、印度、中东、欧洲自古都深受其害,直至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汉朝之时,世界四大帝国并立于世:汉朝、贵霜帝国、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而这四大帝国基本就是世界古代史上的主要农耕文明区。
与四大帝国相对,东起西伯利亚,经我国东北、蒙古、中亚,再从咸海、里海以北高加索地区直至东欧,便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游牧世界。
大体来说,农耕民族在南,游牧民族在北,而游牧民族——阿拉伯人是一个例外,他在农耕地区以南。
农耕和游牧,是人类生存的两种模式。农耕需要的条件较高,比如雨量充足、土壤肥沃,而游牧则需要辽阔的草原。但一旦发展起来农耕地区的生产力便远高于游牧地区,农耕地区有了多余的食物和劳动力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便开始出现,这便是文明的产生。
文明地区富饶,而游牧地区则长期处于落后的原始状态,南农北牧,南富北穷,这便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基本格局。
1、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之间的交流有两种,一是交易,二是劫掠,而劫掠是常态,毕竟游牧地区能够用来交换的东西并不多,同时正常情况下游牧民族也更能打。
农耕和游牧地区间的历史,征服、奴役、劫掠和杀戮是常态,暴力书写着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从整体和根本来说,这与气候无关。
2、但游牧民族南下的时间,确实与气候息息相关,其原因无非是为了生存。游牧民族位于农耕地区的北方,气候严寒,到了冬天,当大雪覆盖了牧场,当牛羊大面积的死亡之时,游牧民族必然会南下劫掠农耕地区的财富。
所以,气候的变迁,往往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最直接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大多出现在寒冷期。当气候温暖之时,游牧民族的生活可以自给,便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必要;而在气候寒冷期,随着降水的减少和草原的南移,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必然随草原的南移而大规模南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女真族等,都有入侵中原的记录。而这些事件都是游牧为主的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举个简单的例子,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描述的中原地区寒冷至极,但也不至于冻死人。而到了现在的吉林等地,有过冻死狗的记录。在生产力及其低下古代,没有好的御寒方法,他们在冬天只能到较为暖和的中原地区获得粮食,以保存生存能力。从这一个角度可以说气候因素是因之一。
另一方面来看,从地理学角度来看,现在的蒙古共和国主要是高原地形,而且有历史记录以来,北方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水源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沙漠是肆虐,水源的减少。导致这些游牧民族必须得找到最优的生活区域。
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各方势力的因素。我们都知道从东周开始,中原各个诸侯在打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事方面的科技进步。而后到秦朝的建立,大大小小的暗杀和起义就不断。再到汉朝的建立,几百年中原地区除了打仗就打仗。而匈奴的趁虚而入也不足为奇了。这种现象而后王朝也有类似的情况。
总体来说,历史的变迁让华夏文明可以发扬,也让各民族实现融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气候史上有一个“小冰河期”的说法,“小冰河期”对于中国朝代变革有很大的影响。
“小冰河期”是指在间隔几百年的时期内,地球气候变冷,暖湿空气交换减弱,降水减少,干旱加剧的现象。这个周期大约在500年左右。
夏、商两代距今年代久远,没有翔实可信的史料。据考古学和气象学专家考证,在西周中晚期,中原地区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有大量热带亚热带动物活动。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后期,中国大陆遭遇了一次“小冰河期”。气温变冷,旱情渐生。北方草原地区河流干枯、草场退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牛羊牲畜食物匮乏,大量死亡。于是,林胡、楼烦、东胡等部落南下进攻燕、赵、魏等国边境,以寻求更佳牧场。燕、赵、魏三国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应对游牧民族的侵袭上,从而加快了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进程。
过了大约500年,到了东汉末年,第二次“小冰河期”来临。气候干旱,疫病流行,爆发了黄巾军起义,导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周边草原部落持续内侵,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乱世来临了。
乱世持续大约500年后,隋王朝再次统一中国。随之而来的大唐帝国积极医治战争创伤,大力恢复农业生产,把正在肆虐的“小冰河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顶峰。
上一篇:初中生毕业学什么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