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辛丑条约》后,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什么意思?
慈禧,列强,光绪《辛丑条约》后,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为所谓以尽量少的损失达到“结与国之欢心”这个目的,完完全全就是少部分人在为慈禧强行辩白。
量中华之物力中的“量”的确不是用尽之意,而是考量之意,慈禧又不是愚笨之人,她怎么可能会用尽物力?
慈禧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贪权,二是贪图享受。
倘若将物力全部送给了列强,她还拿什么来享受?她之所以贪权,归根究底也是为了贪图享受。
而这个“量中华之物力”,真正含义其实是在考虑尽可能多地保证她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列强的要求。
还有人说“结与国之欢心”根本不是说慈禧在巴结列强,因为这个“结”不是巴结,而是缔结或结交之意。
这也同样让人啼笑皆非,“结”的确可以理解为缔结,可若是双方友好缔结的话,谁会用欢心这个词?
既然用了欢心这个词,就已经是把自己摆在了低人一等的位置,就是为了巴结别人而讨别人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是慈禧告诉手底下的人,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保证她的利益,也要尽量保证满足列强的要求,一定要保证让列强开心。
我们也可以从当时的情况去看“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毕竟结合背景更有说服力。
慈禧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之前,发生了什么?
1898年光绪维新变法失败了之后,慈禧一度想过废黜光绪而改立端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帝。
慈禧为此甚至已经在1900年1月将溥儁立为了“大阿哥”,随时准备让溥儁接替光绪。
然而此举不仅遭到了朝中少部分人的反对,也同样遭到了部分列强的反对。
列强为什么会反对慈禧这么做?实际上只不过是想留着光绪牵制慈禧,让她好好为他们服务罢了。
列强之所以会时不时就放出想要扶持光绪而取代慈禧的风声,说到底就是为了震慑和吓唬慈禧。
慈禧对此始终耿耿于怀,也从未放弃过让溥儁取代光绪的念头,但却因忌惮列强而不敢为之。
载漪对此也一样耿耿于怀,因为溥儁一旦当了皇帝,那他作为溥儁的生父,地位和权势必然也会达到巅峰。
于是,当“拳民”掀起了之后,载漪就不停地和慈禧说“拳民可用”,其实就是用于对付列强。
不仅如此,载漪为了让慈禧下定对列强出手的决心,还让人伪造了一份列强的外交照会,说是让慈禧归政于光绪。
权力,是慈禧一生所好。
让她放弃?根本不可能。
而让她归政于光绪,就恰好触碰到了她的底线。
于是,慈禧一怒之下这才盲目地向列强宣战。
载漪此计不得不说很厉害,换了另外一个不够了解慈禧的人,根本就用不出这样的计策。
慈禧之所以一怒之下向列强宣战其实也不是真的想打,而是想借此机会向列强施加压力,让他们别插手归政之事。
只可惜,列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由头,又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地错过?
列强一路打进了京城,慈禧则匆匆忙忙带着光绪逃出了京城。
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正是在慈禧逃出京城,派人赴京和列强谈判之时所说。
此时的慈禧所思所想是什么?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平息列强的怒气,让列强尽快退出京城。
只有列强的怒气得到了平息,只有让列强退出了京城,她才能安心返回京城,然后继续掌控大清。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就必须得尽可能多地满足列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列强开心。
列强开心了,她才能回京。
所以,那个时候的慈禧根本就不可能会让负责谈判的人和列强讨价还价,只会尽可能多地满足列强。
因为,这样不仅不能让列强开心,反而很可能会继续激怒他们。
她只能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从而去讨列强欢心。
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一出,此后就成了慈禧处理和列强之间的事务的准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说可以把中国的一切都送给外国,只要他们让自己继续当太后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是令所有华夏同胞深感耻辱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正是晚清实际上的执政者慈禧太后,她也因此被国人大骂崽卖爷田心不疼,真活了个没心没肺啊!
可这话也太卑微了,好歹人家是太后啊,于是很多朋友可能以为是臆造的,是想当然地给慈禧太后加一层罪。可事实上,慈禧的确这么说过,还冠冕堂皇地发布在上谕中。
此话何意呢?很好理解,衡量中国的物力财力,能给就给,只要能讨得列强的开心就行。
近来据某些历史学家考证,说慈禧的本意并不是穷尽一切可能去给帝国主义各方面最大的优惠,而是在确保其政治统治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少的“中华物力”,去换得列强的欢心。
但就算真是如此,也不能证明什么其中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晚清政府的软骨头、没骨气,那是板上钉钉的。不管慈禧本意如何,都不影响学术界认定此后清廷已经成了“洋人的朝廷”,是洋人欺负百姓的走狗和工具。
站在慈禧的角度,中华财富都是她家的,当然希望付出的代价越小越好。可如果不行的话,那她也不介意多出筹码,列强要多少,她就给多少,只要盘踞在北京城里的八国联军肯退兵。
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在慈禧眼里,根本无法和她自己的人身安全相比。也许她认为,她就是这个国家的代表。可事实会证明,她是她,国家是国家。
聊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慈禧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臭名昭著的话。
1900年5月,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八个主要国家为首的侵略者,组成联军向清朝发动进攻。
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日本,派出了战舰20艘,海军陆战队540人,陆军20300人;最少的是意大利,派出战舰2艘,海军陆战队80人,陆军5人,还大部分是水手,仿佛打酱油的,但人虽不多,干的坏事可不少。
此战的导火索是义和团运动,而义和团的起源,又跟愈演愈烈的中外矛盾有关。
上一篇:离婚判决的抚养费要交到法院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