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话表现了诗人龚自珍的热烈期待,他期待着什么?
万马齐喑,风雷,诗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话表现了诗人龚自珍的热烈期待,他期待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的个人记忆力,曾经不止一位国学大师评价明清时期的文学,说过这样的话:明清无诗人,龚自珍却是个例外。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杭州人。著名的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大诗人柳亚子对龚自珍评誉尤高,誉其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由此也可见大清三百年来的文学和国文的参差。
龚自珍做过官,也曾归隐山林,他是有清一朝比较敢于表达心声的文学大师。他的诗多以政论入文,却不切合具体事宜,总是针对整体社会现象或社会流弊做出一些宏观上的评判与把握,且写起来虎虎生风,总是那么枪疾马快,酣畅淋漓,就像题主举例的这首《已亥杂诗》。以社会现象切入,却反身站到历史的高度却加以评断和审视,具有提纲挈领、振聋发聩的功用效能。
而《已亥杂诗》竟有315首,从大到国事政体到小至心得感喟都曾入诗。这首《已亥杂诗》就是诗人的第125首。全诗很短,也只有四句,极像唐诗中的七绝,却有人说他的诗更像是不受格律和风格约束的近体诗。全诗为:
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无疑,这是我们特别熟悉的一首诗。也是小学课本中为数很少的明清文学作品。
全诗也并不复杂,比较容易解读:华夏之邦生机勃勃要依靠风雷一样巨大的内生或外在力量,而现在却让人感到窒息一般的压抑和憋闷,整个社会哑然失声究实可哀,我劝天公振作奋发、抖擞精神,不拘一格降下各路人才。
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华夏民族的整体失声,就像一鸟压音百鸟不语一样,任凭外来力量暴虐猖獗,我们却一味地忍气吞声,必须要有不世出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登高一呼应者景从,以此来复振或重塑民族之魂,使古老的华夏帝国再次复兴,走向不败之地。
这首诗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江河日下,死气沉沉;第二层,必须改变或打破这种沉闷和没落,也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磅礴力量。暗指必须经过宏大而深邃的社会变革诱使国家焕发勃勃生机;第三层,一切的改革和发展来自人才,当朝所做的,就是要破格举荐人才、使用人才,让这些人才在重要的岗位或节点上发挥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从而摆脱这种压抑和沉闷的社会格局。
而诗人以“九州生气”和“万马齐喑”入诗来比喻社会的现状和期望发生的故事,是对封建统治的严厉控诉和无情揭露,更是对暴风骤雨一般的革命性力量的无限期待,这在有清一朝的诗人和学问家中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认识和品质,无疑具有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和引领作用。
这里再说一则小故事。
龚自珍和其子龚橙,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逆向发展人物。龚自珍胸怀天下,心忧万民,实为一代爱国楷模。而其子却是个典型的民族败类。不仅自己挥金如土骄奢淫逸,还勾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大罪,不得不慨叹并非“虎父无犬子”,而是民族黯弱滋生了趋炎附势的哈巴狗、卖国贼。
我们也更有理由为我们今天的民族成就而骄傲和自豪。所谓的“浴火成诗、凤凰涅槃”的伟大意义也正在于此。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作者期待的是:九州的生机和万马奔腾的景象。‘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的期盼,当然靠人才来振兴,万马奔腾,需要的是各式各样的人才。人才的产生,更需要培养。所以,作者开头提出了‘九州生气恃风雷’,风雷的效应,划破长空,催生雨水,普降甘霖,造福人间。万马奔腾的景象,是美满幸福,幸福吉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话表现了诗人龚自珍的热烈期待,他期待着什么?
题主这样问,想必心中已有答案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我的答案是:
诗人正在热烈地期待一场风雷激荡的暴风雨降临,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爆发。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翻译成白话是这样:
可悲啊!这阴冷死寂的牢笼啊沉闷得让人窒息(暗喻当今社会风气死寂、沉闷),多么希望能来一场风雷激荡的暴风雨(暗喻社会变革风暴)摧枯拉朽,让九州大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如果说这两句诗还是诗人心有所思,喃喃自语,那么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几乎是拍案而起,冲冠怒吼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两句诗很直白:我劝上天重新振作精神,冲破一切藩篱,广纳天下贤能,振兴我中华,开辟新天地!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高扬双臂、仰天长啸的觉醒者的形象,一个圆瞪双眼、挥舞双拳的战士形象。
龚自珍不仅是一个伟大诗人,更是一个改良主义忠诚战士
龚自珍,原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义先驱。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寻求“医国”良方。
青年时代弃绝考据训诂之学,执意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侮,也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所撰抨击封建专制的积弊的《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震惊朝野,更是为后来康有为等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
可惜他生不逢时,恰处在一个封建王朝腐朽没落、社会危机日益深重的“衰世”。空有报国之志,满腹经纶,“动触时忌”,备受排斥;久居“冷署闲曹”,“医国”无门,变革无望。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48岁的龚自珍辞官南归。这首诗就是他在往返京杭途中所作的315首《己亥杂诗》中的一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