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是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还是雪中送炭的事?
雪中送炭,的人,锦上添花你是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还是雪中送炭的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是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还是雪中送炭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锦上添花的事情,虽然不是君子所为,但是并非不是不可为的事情,该添的时候,还是要添的,关于雪里送碳的这个名词,听起来很煌而堂子,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去效仿,有时会劳而无功,甚至还会画蛇添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愿意做。假如只能选择其一的话,我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事。
因为锦上添花,是别人已经“锦”了(成功了),你只是去添 了一朵花而已;
雪中送炭,是暴风雪中,不给他送炭,他可能就会冻死。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不只是在你很风光的时候看他如何做,而是要在你倒霉的时侯,看他能不能做到雪中送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风雪中被吹散的人,都是生命的过客。留下来的,才是真心相待的人。
我们要感恩和珍惜,曾经的拥有,更要感谢和珍惜,当下的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雪中送炭。因为锦上添花,大部分人都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一样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有一个秀才,生活非常贫苦,时常需要邻居们的救济。时间长了,秀才自己也感觉有些不好 意思。于是他就到一个富有的亲戚家借钱,并表示说,如果自己中了举一定加倍偿还。这个亲 戚是个势利眼,眼见秀才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怎么可能中举,于是它就装作不认识秀才这个 亲戚,让家丁把秀才赶了出来。
两个月后,秀才参加赶考,果真中了举。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十分热闹。嫌贫爱富 的富亲戚听说秀才中了举,天不亮就赶到秀才家门口,想要和秀才认亲。秀才问道:“你是一定 要认我这门亲吗?”亲戚说:“当然了,难道这还有假不成。
”秀才说:“那好吧!既然你执意这样,那就先将这份契约书填好。”亲戚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秀才和xx成为亲戚,生效时间是秀才再次落魄的时候。亲戚 想,自己在秀才落魄的时候没有出手帮他,他这是报复自己呢!于是,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二、古人常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当别人无限风光的时候,眼前呈现的都是美好的景 象,听到的也是悦耳的话语,这时再给予祝贺,表达好意就是锦上添花了。也许别人会将你的祝 贺放在心上,并表示感谢或是得到鼓舞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也可能感到多余,甚至认为有巴 结之嫌。
而当别人因各种原因使生活跌人谷底,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走出困境,急需他人安慰 和帮助时,你明明知道出手相助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但基于对对方的友情、同情和善良 的本性,伸手拉别人走出难关,这就是雪中送炭了。
对于锦上添花的人,对方不一定会记住,但 雪中送炭的人,对方一定会铭记于心,一旦自身境遇好转了、有机会了就会加倍报答的。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为什么总是“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呢?如果我们从经济学中的 供给和需求来看,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符合理性人假定的必然选择。
我们肯定知道,一定价值的“花”给顺境者带来的利益远远要小于相同价值的“炭”给逆境 者带来的利益,在这里利益的获得者是接受“炭”或“花”的人,并不是指提供这些东西的人。作 为一个理性人,他提供这些物品或是帮助或是关心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非对方的利益,所以 说不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他都是一种经济成本,付出成本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得 到一些相应的回报。
那么,就要考虑“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这二者谁的预期收益高了,预期 收益率高的回报就多,预期收益率低的回报能力自然而然也下降了。但需要“炭”的人大多都处于逆境当中,或是遭受重大打击,或是贫困潦倒,往往是自顾不 暇,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有所回报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有一些暂时处于逆境,将来必是前途无限 的人,但是要发现或是识别这种人是很难的,一个深陷泥潭的人,能不能咸鱼翻身有很多不确定 的因素和风险系数,就像买一注彩票,你并不能预测是否中奖,同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想冒险或 是承担风险,所以人们不愿意雪中送炭就好理解了。
但送“花”的境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得“花” 者往往都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成就,或是事业蒸蒸日上,或是位高权重,或是家财万贯,总之, 他们的现状都十分好。因此,他们的回报能力肯定会高于逆境中的人。
所以,人们总是乐于“锦 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了
上一篇:为什么感觉现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不起来,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