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母亲来帮你带7年的孩子,而父亲一个人在老家过这种现象?
父母,孩子,父亲如何看待母亲来帮你带7年的孩子,而父亲一个人在老家过这种现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晃孙女已经快三岁了,我们一家分别在三座城市各负其责,这样的生活我们有不得已的苦衷,为了儿子,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现象现在挺普遍的,儿子在城市上了大学,找了工作,最后结婚生子。生了孩子还得身在农村的老人带。老人是无怨无悔的,甚至有的很自豪,俺儿落到城里了。但出现一种情况,母亲看孩子去了,家里一大摊子事,又需要照顾的下辈老人,又需要耕种的地,父亲只能在家,老了老了来了个两地分居。
我表弟在天津定居了,舅舅妗子很骄傲。后来也是妗子从表侄刚出生就去了天津,舅舅很不习惯住楼房,每天早上儿媳在厕所半个小时,舅舅都要走很长段路找公厕。而且是两居室,空间狭小很不方便。家里还有农活什么的,所以舅舅说什么也不在那待。留下妗子一个人看孩子,周围人谁也不认识,也不会说普通话,和儿子儿媳也沟通不多,每天郁闷的不行。现在小孩上幼儿园了,按说妗子也该轻松轻松了,谁知她老是感觉小便不净,全身无力。去医院检查是肾病。俺舅舅陪着检查,还做了个小手术,后来表开车把妗子送回老家休养。刚休息了一个星期,表弟打回电话让妗子去接送孩子。舅舅很气愤,表弟说“只管接送孩子,什么活也不用干”。后来,妗子带着有病的身子又去看孙孑去了。真是为了孩子不要命。
我们身边这样的老人很多,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孩子。只希望孩子感恩一下自己的父母。我同事的母亲在县城帮他带孩孑,他父亲一个人在老家突发疾病死了,两天后打电话不回应才发现。同事哭的很伤心,觉得愧对父亲。可父亲一去。再多的伤心的无能为力。
就是父母如此付出,儿孑儿媳不满意的大有人在,挑三捡四,老人不讲卫生了,不会管孩子了,毫无感恩之心。,真是让人心寒。
如果你的母亲帮你带了七年孩子,请你真心谢谢她。也谢谢你的父亲,她们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你。用余生好好孝顺他们,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体贴子女,辛苦父母。
子女成家,和父母分开住,距离越远,这种情况就越发明显。
对于我们来说,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奇怪,反而觉得很正常。
原因,无非有七:
一是孩子小,急需有人照顾,至长大、上学。
二是子女工作忙,分身乏术。里里外外,无暇顾及孩子。
三是父母年纪大了,几近退休状态,有时间过来帮忙。
四是老家的一切,也需要留个人打理,才能放下心。
五是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开支很大。父母又不想子女花冤枉钱,能省则省。
六是不相信外人。自己家人,才靠得住。
七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综上所述,我们就明白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现实如此,你不得不接受。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愿意带孩子。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所以,你要感谢你的母亲,能帮你带小孩!
父母老了,对你的那份关心还在。
我们应该感动欣慰。
父亲,有父亲的生活方式。他不想来,一个人在老家过,也许是他最好的选择。
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故土,难舍,难离!
更何况老家的房子,亲戚等,都要有个交代。
年纪大了,会对生活更加珍惜。
我们也要尊重她们的选择。
母亲帮你带7年的孩子,而父亲一个人在老家过,你怎么看?
我觉得,不是所有的母亲都会这样做,也不是所有的父亲能享受这份孤独。
如果真有两全其美的事,你的父母也不会这样。
做子女的,也是力不从心。
精诚所至,
不管怎样,一家人都应该团结互助!
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母亲带孩子7年、父亲一人在农村过。
这种家庭不在少数,母亲基本上是把全家的所有活路包干、带孩子、接送幼儿园、买菜、者饭、洗碗……有钱的自带,有时还得当当儿媳妇的出气筒。
父亲一是看不惯,二是在家还能挣点钱,过起单身汉生活,饱也一顿饿也一顿……。
都是为了下一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象你说的这种情况太多了,我身边的老人比比皆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孩子,只有牺牲父母的利益!
可是到后来得到的是什么呢?有几个感恩的媳妇?多数婆婆的结果是出力不讨好!
由于带孩子的观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和媳妇产生很多不愉快,儿媳妇并不理会公婆分居的难处,还以为婆婆带孙是份内之事,带不好还一肚子怒气!
很少能摊上个懂道理的媳妇,这样付出再多也无怨言!
可憐你的老父亲,在家吃喝不均,没有人照顾,多打个电话安慰一下,如果离的近,双休日,带上老娘回家看望一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