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是什么?
源头活水,活水,云影你觉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理解是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吐陈纳新,才能达到新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源是因,渠水是果,树根是因,树干树叶是果,春花是因,秋实是果,依此类推,逻辑因果关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单字面看,问的意思是渠里的水怎么这么清澈?那肯定是源头的,进水本身就很清澈透明,源头的水质好自然流入渠里的水质肯定也不差。这指的是源头,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流入,这个岳涌出的水肯定本质不错,所以成就了下游的水质也很好。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就如一个人从童年得到很好的教育和道德培养,将来就会成为一个有才能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也许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先进入一个画面境象中:“当时朱熹正在亭中研习书学,沉思良久,豁然有惊喜,心里有新的所获。遂起身兴步向前,暂缓片刻,忽视到前方池塘。明镜,清澈。如此景何来?只因有源源不断活水注入,才有今日之镜面之境界。”
才拟主题为《观书有感》。有观才有所感,观在前,感在后。
拆开来看。观书――
∥理解为学习,苦研之期。一个学术问题没有长时间的琢磨,思量,不能成为“观后”。
【观】·朱熹被称为理学奠基人,哲学家。新派大儒家家,“观”一定是沉浸中五车斗载书籍中,厚积薄发,才有“观”的慨念。
ll书法家启功先生平时就有“观”的习惯。常把临摹后的稿贴于墙上,与往日临书比较找差异,理新观点,看法。
◎后来学者是否也在“观”呢?因人而异,唯“观”不可缺。
【书】·正确的书,自己喜欢的书。这里理解为学习中的思考,总结,或者是心得。
∥以书法为例,天天去练,日日去写,不去停下来思索观察,找差异,练习进步就小,甚至不前进。
∥科技工作者,一天中大量数据中找类别,分区域,列新据,总结某一区块特点。
【有】·没有长期不懈的坚持,大量精力的投入。不曾获得“有”。“有”是苦思梦追后才能得。
∥湖上撒网捕鱼者,几年的日日出勤,反复练习,某一天才会选准地方撒网,鱼才会进网。
【感】·可理解为灵感,心里的触机,机是偶尔得到的。不可摸着,只可触机而突现。
∥书画家常讲灵感,灵感作品可遇不可强求。到了,书画作品就有新的境地。艺术层面高了不少。
◎其实,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社会区域,职业中都会有“观后有感”。平时不曾注意罢了。
Ⅱ学生学习有感,工人做工有感,商人经商有感,学习党的政策有感。Ⅱ
『观书有感』说明社会在一天天进步,人类也应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天天努力,才会有“活水源头来”的存在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首来自宋代大儒朱熹的诗句。来自其作《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别具哲理的诗句。
我们知道,朱熹是个饱学的硕儒,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就是由他和另外两位程氏大儒共同开创的,一直在我们的国学篇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我们撇开他的人品不论,但就他的个人学问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大学问家,大哲学家。况且其人品也有后人肆意抹黑的嫌疑,这里按下不表,单独说一说他的这两句诗。
诗的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也比较浅显。直译过来就是: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就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这句话固然浅显,却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哲理——要想保持一汪碧水的清澈澄明,流光溢彩,就要时时刻保证它的源头活水为这汪碧水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的水源,从而保证它的新鲜度和纯洁性。
这话搁在现实里面同样受用和普及,具有导向性引领作用。
我们或可以引申一步,将我们自身的学识比喻成一汪碧水。而我们的知识要想时刻保持它的新鲜度和独特性,势必要给自己充电,以供应和保障我们的知识来源总是新鲜的,前瞻的,具有导引作用。
而诗人题目既然写了是观书有感,自然就和我们的接受新鲜知识紧密相连,也在向我们阐释一个道理: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并保证其知识来源的充足和随时,才能使我们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换代,以更新的知识去引领时代的潮流或风尚。
这和我们很多人经常习惯于意得志满、固步自封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万万不可被傲气和自满蒙蔽了双眼,如果不及时更替自己的知识结构,早晚要被时代的洪流所取代,所淘沥。
而我个人,更喜欢他的另一首诗,同样的浅显易懂,也在向我们阐释一个深刻的道理: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上一篇:如果本赛季北京国安最后一轮只有获胜才能夺冠,山东鲁能会做个顺水人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