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解决助听器的堵耳效应?
助听器,通气孔,效应怎样解决助听器的堵耳效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应对堵耳方法二: 加长定制机外壳或耳模深入耳道的长度---只要把长度加深到骨部,...
5、应对堵耳方法三: 佩戴RIC式/开放耳式助听器---可使用通气孔众多的开放耳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配戴助听器最烦人的堵耳效应,应该怎么解决?
这个很多刚佩助听器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有些人会觉得特别敏感,有些人觉得无所谓,这个可以通过更换耳塞或者调试来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必须自己慢慢来适应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堵耳效应多数是因为低频能量太多,无法从耳道内释放出来而产生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验配RIC助听器。如是定制机的话,可以通过开通气孔来释放过多的能量,具体情况可去听力服务中心解决。如果你的耳模或者耳塞头有堵塞物,水珠也是会产生堵耳效应的,遇到此种现象一定要及时进行清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在听力学上叫做堵耳效应,其实我们正常情况下,如果把手指堵住耳道,也会出现自己说话声音变大的现象,佩戴上助听器自己说话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放大,也就是通过颅骨的振动,别人说话的声音不通过骨传导,所以戴了助听器,尤其是初次佩戴或是低频听力较好的患者戴上助听器后会有堵耳效应,可以选择开放式验配或是开通气孔等方法解决,当然患者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无法完全消除。亦可通过降低低频来减弱堵耳效应。所以建议你到验配中心,进行助听器的调试或由专业验配师根据老人情况给予解决方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堵耳的问题一般存在于低频听力较好的客户中,目前运用的外置受话器助听器比较好,或者是细声管验配,定制机的话一般是开放式的通气孔,把通气孔打大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检查助听器或耳模的耳道部分。准备不充分的助听器(耳模)的耳道部分可能相对虚构,这可能导致助听器(耳模)偏向耳道壁的侧面。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由于耳腔的作用引起的。耳腔效应意味着助听器的耳道部分与耳腔底部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并且耳道被密封。此时,必须抛光助听器的表面,以减少与外耳道的密封程度,并减小阻塞耳朵的效果。
接着,增加通风孔的直径。通风孔的内径增加并且长度缩短,这导致低频截止频率向上偏移并增加了低频衰减。降低阻塞效果。使用开放式助听器,与传统助听器相比,佩戴舒适度更高。
再次,延伸助听器的耳道部分。根据声学原理,由助听器和外耳道形成的闭合腔越小,则耳塞效果越小。
最后,使用MCT(最小接触技术)。尽可能减小安装在耳道上的助听器(ITE)的大小,以使助听器可以更深地进入耳道,并与耳道紧密接触,而其余部分仍与外耳道保持松动接触,以保持耳道最大的外耳道开放度,从而使软骨振动的声能可以通过外耳道散发。
少数患者对耳塞效果极为敏感。对于这样的患者,只能说服他们慢慢适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样解决助听器的堵耳效应?
您好,堵耳效应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出现了堵耳效应,则应按一下方法解决。a. 首先检查助听器或耳模的耳道部分。制作不好的助听器(耳模)耳道部分可能会比较虚,这会造成助听器(耳模)偏向耳道壁一侧。这种情况也可能由耳甲腔效应引起。耳甲腔效应是指助听器耳道部分与耳甲腔底之间存在一个角度,密闭耳道。这时需要抛磨助听器表面减少其与外耳道的密闭程度,降低堵耳效应。b. 增加通气孔的直径。通气孔内径增加,长度缩短,会使得低频截止频率上移,增加低频衰减程度。减小堵耳效应。使用开放式助听器,比传统助听器拥有更好的佩戴舒适性。c. 延长助听器的耳道部分。根据声学原理,助听器与外耳道形成的密闭空腔越小,堵耳效应越小。希望对您有帮助
上一篇:酒葫芦为什么那么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