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解决助听器的堵耳效应?
助听器,通气孔,效应怎样解决助听器的堵耳效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堵耳效应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出现了堵耳效应,则应按一下方法解决。
1.首先检查助听器或耳模的耳道部分。制作不好的助听器(耳模)耳道部分可能会比较虚,这会造成助听器(耳模)偏向耳道壁一侧。这种情况也可能由耳甲腔效应引起。耳甲腔效应是指助听器耳道部分与耳甲腔底之间存在一个角度,密闭耳道。这时需要抛磨助听器表面减少其与外耳道的密闭程度,降低堵耳效应。
2. 增加通气孔的直径。通气孔内径增加,长度缩短,会使得低频截止频率上移,增加低频衰减程度。减小堵耳效应。使用开放式助听器,比传统助听器拥有更好的佩戴舒适性。 聋人听力辅助网
3. 延长助听器的耳道部分。根据声学原理,助听器与外耳道形成的密闭空腔越小,堵耳效应越小。
4. 少数患者对于堵耳效应极为敏感。对于这类患者,只能说服其慢慢适应,另外,现在的开放耳选配理念,让耳朵自由呼吸也是不错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堵耳会发生在佩戴体感上,也就是说戴上感到不舒服。二、发生在听觉上,就是戴上助听器有闷塞感。比如自己说话声音大、说话闷声闷气等。1.可以降低低频增益;2.不戴助听器时如果用户还觉得闷胀堵,那就是外壳不合适;3.加大气孔;4.进行开放式选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堵耳会发生在佩戴体感上,也就是说戴上感到不舒服。比如戴耳机,就有一定的异物感。二、发生在听觉上,就是戴上助听器有闷塞感。比如自己说话声音大、说话闷声像在坛子里面等。解决方法。1.可以找验配师调试降低低频增益;2.更换耳模或者耳道式器外壳,加大通气孔;3.进行开放式选配。佩戴RIC式/开放耳式助听器 4、适应堵耳效应,第一次佩戴助听器的人,容易有堵耳感觉;由于受所选配助听器的影响,产生轻微的,可接受的堵耳感觉时,可说服使用者适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堵耳的情况分为多方面的,一、低频较好的建议开放耳选配 可以避免堵耳情况,二、耳道式的助听器可以通过打通气孔来解决堵耳情况,三、听力轻的助听器可以选择做小一些,四、戴耳背机的朋友如果不啸叫可以不做耳模,⑤、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调试。更多详情敬请咨询安庆四方城惠耳听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通常来说500HZ以前的听力在45分贝以内的,初次佩戴助听器者易产生堵耳的感觉。可以通过开放耳验配(耳背机细声管、外置受话器机型)、增大定制机通气孔,调试增益、逐步适应来解决。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立聪堂长白街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检查助听器或耳模的耳道部分。准备不充分的助听器(耳模)的耳道部分可能相对虚构,这可能导致助听器(耳模)偏向耳道壁的侧面。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由于耳腔的作用引起的。耳腔效应意味着助听器的耳道部分与耳腔底部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并且耳道被密封。此时,必须抛光助听器的表面,以减少与外耳道的密封程度,并减小阻塞耳朵的效果。
接着,增加通风孔的直径。通风孔的内径增加并且长度缩短,这导致低频截止频率向上偏移并增加了低频衰减。降低阻塞效果。使用开放式助听器,与传统助听器相比,佩戴舒适度更高。
再次,延伸助听器的耳道部分。根据声学原理,由助听器和外耳道形成的闭合腔越小,则耳塞效果越小。
最后,使用MCT(最小接触技术)。尽可能减小安装在耳道上的助听器(ITE)的大小,以使助听器可以更深地进入耳道,并与耳道紧密接触,而其余部分仍与外耳道保持松动接触,以保持耳道最大的外耳道开放度,从而使软骨振动的声能可以通过外耳道散发。
少数患者对耳塞效果极为敏感。对于这样的患者,只能说服他们慢慢适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酒葫芦为什么那么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