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道》解读,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麻烦事?
自己的,天道,麻烦《天道》解读,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麻烦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好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麻烦不断,这个可不要怪社会不公,因为大部分麻烦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们先来看一段故事,看看她遇事是怎样处理的。
上篇文章中提到,芮小丹这趟来北京不虚此行,通过恰到好处的表现自己,得到了韩楚风的认可,了解了一些丁元英的情况。韩楚风让她把输给丁元英的车开回来,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丁元英,他认可了芮小丹,尽管这并不能左右丁元英的主意,但她依然很感激。
接下来,芮小丹对丁元英狂风暴雨式的攻势,还有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对男人来说,女人最大的魔法就是色,该表示的关心已经表示过了,现在也就剩下这一招了,接不接受那是他的事。
既然想要争取,那就把自己能拿得出的全部拿出来。她拉开睡衣的扣子,把自己毫无保留地摆在丁元英面前。
丁元英被眼前的画面震撼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给芮小丹想要的生活,所以没有办法接受这份馈赠,于是拉开房门,离开了这里。
芮小丹虽然也料到了这个结果,可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还是无法控制地放声痛哭起来,当所爱的人不能接受你的时候,灵魂还能往何处安放。
芮小丹选择了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中,这天冯世杰破例来找她,说音箱做好了,想让她去验货,地点在他们老家的木工坊。芮小丹凭直觉感觉他有点小题大做,但出于礼貌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她跟欧阳一起同冯世杰去了他们老家,但冯世杰并没有直接带他们去看音箱,而是先来到一片果园,非常客气的让她们尝尝新鲜土产。芮小丹此刻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既来之则安之吧。
欧阳也看出了他的客气有点过分,就让他直说 ,到底想干什么。冯世杰还是没有表明心意,只是说想表示一下好客的心意。
两人不得其果,只能由着他带着在果园里转了一圈,然后才把她们带到木工坊看音箱。芮小丹很满意,接着又把她们领到家里吃饭。欧阳不解地用眼神询问芮小丹,芮小丹笑了笑,好像心里有数的样子。
吃完饭又给她们带上了两袋土产,这份热情表面上看就是农村人朴实的热情好客,但芮小丹心里却很清楚,他们这是别有用心。跟韩楚风的高规格接待一样,都是冲着丁元英去的。
到了城里,趁着他们卸土产的时候,芮小丹找人给搬来两箱酒,冯世杰赶紧拦着。
芮小丹一句,礼尚往来,仿佛一下刺中他的心思,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接着芮小丹又指出,你们这样利用我是对我的不尊重,况且我跟丁元英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种关系。
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冯世杰才说出真实的想法,带着她们去老家转一圈,就是想让她们看看老家的贫困状况。他觉得丁元英是高人 ,想让他给指条路,芮小丹非常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我帮不了你。”
而且坚持让他留下那两箱酒,互不相欠。
芮小丹在这两件事上的处理让我想到一个词——“理智”。不管是对丁元英的追求,还是应对冯世杰的醉翁之意,她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前者虽然没有得到丁元英的爱情,但已经做到尽心尽力,不留遗憾。
后者没有被冯世杰的热情好客冲昏了头,清醒地认识到事件的实质,当一个人无缘无故对你好的时候,就要好好想一想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然后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拖拉,干净利索,不给对方继续骚扰自己的机会。
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犹豫或者含糊其辞,要不然对方会以为自己还有希望,以后会继续骚扰你不说,更严重的是,你的犹豫在对方看来是一丝希望,他会感觉你是有能力帮的,有能力帮却不帮,那就是不够意思了。这样会让自己处在不利的地位,理智一点,不要把别人的麻烦揽到自己身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句话再次提起,是因为丁元英这个人,在事业上他是无与伦比的,但生活中却是不敢恭维的。《天道》是由一部商战为题材的小说改编,涉及到生活的描述并不是很多,甚至有点超脱于生活。
生活中的麻烦事是常有的,小说对此大致有三个层面的见解。
市井中的麻烦
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基于对物质的满足,才有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在既得利益有限,人的追求无限的情况下,矛盾自然产生,市井中的麻烦由此产生。
古代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山草药,叫“父子草”,因为必需要由父子两人合作才能采摘完成,因此得名。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采摘时,需要两个人一起爬到山顶,一人用绳子绑在身上,另一人将他慢慢放下去采摘,然后,用另一根绳子将采好的山草药拉上来,然后再将下面的人拉上来。
为什么非得是父子?不能是兄弟或是其他关系吗?古人应该是为了防止“图财害命”的麻烦吧,相对而言,只有父子之间不会因为钱财而相互残杀。这个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是这种因钱财而发生矛盾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如何化解呢? 一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是“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这便是前人总结的处理市井麻烦的智慧;
辨证中的麻烦
辩证的麻烦是隐性存在的,往往随着事物发展而不断变化,使原来的“两者对立”而形成的麻烦,最终愈演愈烈,变为“死结”,很难统一。
例如,小说中的三个发烧友,在退股后,各自陷入了自我辩证的麻烦当中。
首先是叶晓明,他是低风险与高回报之间的麻烦,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最终只能是“从井沿又回到了井底”;
其次是冯世杰,他一直处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麻烦。为了实现振兴农村的梦想,他不惜撒谎,对丁元英和芮小丹用计,多亏是他的初衷是好的,所以最终解决了这一麻烦,不但从井底爬到了井沿,而且又从井沿爬了上来;
最后是刘冰,他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麻烦,但他的理想似乎就是想“开辆二十几万的车”,这与冯世杰的理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也是两人结局天壤之别的原因。他因威胁不成,含羞跳楼,是基于愤恨?懊恼?绝望?还是道德的审判?不得而知。
如果把理想弱化一点,把重心放在现实的工作,刘冰的结局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丁元英已对肖亚文交代,“如果谈判期间他没有做什么不妥的事,可以考虑给他点股份,有份实在的工作”,可惜没有如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