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好好管教孩子?
孩子,家长,自己的如何好好管教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如何做到高效陪伴呢?
第一,全情投入。
亲子陪伴切忌一心多用,十分钟的全心投入比边刷朋友圈边陪孩子几个小时敷衍了事更有效。
第二,安排特别时光。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无论是饭前的家庭成员每日分享,还是一次短期出游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② 『解码』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作者认为孩子的行为不当无非是缺乏知识、意识或者有效技能的行为。换言之,他们做出的只不过是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行为。
面对孩子的\"暗语\",如果只是单纯地命令、责怪或无视,都将带来长远的弊端。 对此,父母要学会做\"密码破译员\",破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密码。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孩子行为不当的四个错误目的,分别是:
001 寻求过度关注;
002 显示权力;
003 报复;
004 自暴自弃。
举个例子,孩子可能会以不做家庭作业来获取关注(嘿,看看我,你们看我),显示权力(我就不做,看你们能把我怎样)或者寻求报复(在你们心中,分数比我还重要。你们让我伤心,我也要让你们伤心)又或者表示无能为力(我根本就不会写)。
掌握了孩子的错误目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积极暂停。在发生冲突时,平衡好情绪,短暂离开片刻以便给彼此一个情绪缓冲区。
第二,目的揭示。采用\"会不会……?\"的句式寻找根源。比如,\"你不想写作业,是不是因为不会写呢?\"
第三,对症下药。找到根源后,父母就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如果孩子是为了寻求关注,可以交给他们一个小任务。
孩子的行为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掩藏在水面下的\"庐山真面目\",则是他们为了寻求价值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只有做主动型、学习型家长,才能在实践中找到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路。
③ 『鼓励』
尽管父母之于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但作为人生的第一任导师,父母最大的使命莫过于在孩子人生早期为他们播下爱与信任种子,使他们能在未来独当一面。
鼓励,就像春风细雨滋润孩子的心田,让自信的种子在心灵的沃土之上,不断长成参天大树。 哪怕孩子表现不佳,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共同学习,一起合作来给予彼此鼓励。
如何赢得合作呢?
可以试试\"合作四重奏\",下面以孩子考试不理想为例:
001 表达理解:你这次考试考差了,心情肯定不好,对吗?
002 感同身受:看到你不开心,妈妈也感到难过。
003 坦诚看法:分数低让你难过,说明你很好学,真棒!其实妈妈以前也会为考得不好而难过哦!
004 关注方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次考试考得不好的原因,好吗?
总结一下,高效陪伴让孩子感受关怀与力量;解码不良行为背后的语言,读懂孩子的内心;爱的鼓励,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 其实,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父母。
董卿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个这样的人。\"亲子教育是一次携手旅行,孩子的健康成长之旅也是父母不断自我完善地探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时务必区分开与赞扬之间的差异。
请对比下面两句话:
A:好孩子,你这次拿了一等奖,我真为你骄傲。
B:这次比赛你认真地准备并获得了好成绩,你感觉怎么样?
很明显,第一句是赞扬,第二句是鼓励。
虽然赞扬也能促进和改善孩子的行为,但必须谨慎使用。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变成\"讨好者\",容易把自信完全建立在\"他信\"之上。而鼓励的落脚点则更注重在强调孩子的付出以及自我感受上。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各种收费不断。(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识字】,不说别的,就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从多方面评价孩子。 评价孩子不要只盯在考试成绩上,要从多方面评价孩子。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文明礼貌、热爱劳动习惯、动手操作、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知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学习。不光学书本是学习,学习书本以外的有用的东西同样是在学习。如大风车节目是学生非常喜欢看的,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图片上的水印怎么去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