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姥姥为何“忍耻”招巧姐?
刘姥姥,板儿,红楼梦刘姥姥为何“忍耻”招巧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贾母,也在这个家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撒手人间,最能凝聚宁荣两府人心的擎天大树也轰然倒塌,其余剩下的族人只能面对着百年家族树倒猢狲散的悲惨命运。
贾府被抄家之后,王熙凤的亲哥哥王仁一看势头不对,就将小红卖给了人牙子王短腿(最后幸得醉金刚倪二相救),又将巧姐卖到了南省瓜洲,可怜堂堂一公府千金,竟然沦落到烟花巷里卖笑。
凤姐自抄家之后,就被关押在羁候所狱神庙之中,以前赫赫扬扬,一呼百应的琏二奶奶,身边只有一个忠心的丫鬟小红服侍着。昔日权柄在手,翻云覆雨,恩威重令,手中握着多少人的身家性命,现在却连自己唯一的女儿被卖为妓女都无计可施。
正在这个时候,刘姥姥来看望凤姐了。
贾府兴盛的时候,门下清客如云。前来奉承的,求事的,攀附富贵的络绎不绝,如今贾府一旦势败,这些清客故交纷纷都做鸟兽散,唯恐惹祸上身。只有刘姥姥,这个心地善良,性格坚毅又知恩图报的老妪,一听到贾府抄家的消息就忙着赶来,还向凤姐保证,就算豁出这把老骨头,也要将巧姐救出火坑。
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写小说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精妙构思。
大家还记不记得,巧姐这个名字就是刘姥姥起的。
在古代,为孩子起名,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名称从来就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名称负载者个人属性的一部分。
刘姥姥为凤姐的女儿起名“巧姐”有双重含义。
一是因为巧姐正好出生于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上,古代人认为,一个孩子的生日过于特殊,就会折了福寿,所谓“贵命难养”,“贵格难熬”,刘姥姥却偏偏要用“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让巧姐无视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勇敢地正面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二是因为这个“巧”有巧遇,凑巧的意思,王熙凤自己也说,她平时争强好胜,凡百事没有让人的,凌弱欺孤,图财害命也不是没有干过,没想到自己做的恶事,最后报应在自己唯一的女儿身上。她当时救济刘姥姥,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偶尔的善念,没想到就因为这点滴的济助之功,得刘姥姥涌泉相报,使巧姐“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保留了贾府最后一滴嫡系血脉的一生平安。
为了救巧姐,刘姥姥以年愈八旬的高龄,特地千里迢迢赶到南省瓜州去赎人,却被当地的老鸨刁难:银子不够,可是不行的。
而此时的巧姐,正在被师傅逼着练曲,一边滴着眼泪,一边唱那种大家闺秀绝对不应该沾染的“露滴牡丹开”、“鱼水得和谐”的淫词艳曲。
得知再不赎巧姐,她就要被逼着接客的悲惨消息,刘姥姥留着泪做出艰难的决定:就是卖房,卖地,卖到倾家荡产都要救出巧姐。
我们知道,刘姥姥的家境并不富裕。当时也是因为家里过年揭不开锅,才去找凤姐打抽丰的。后来二进荣国府,受到当时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喜爱,才得了一百两银子作为本钱,置房买地,过上了富农的生活。
如今刘姥姥为了报恩,真是连自己的棺材本都赔进去了。但就是因为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对刘姥姥这个贫苦老妇人绵延三代施助的善缘,才能在贾府的最后一代巧姐身上结出善果。
巧姐最终的结局,绝不像高鹗的续书那样,嫁给一个“家财巨万,良田千顷”的土财主做媳妇,而是嫁给了刘姥姥的外孙板儿,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寻常村妇,茅檐草舍,织衣纺布,过此一生。
这个结局,在第四十二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时早有暗示,探春给了板儿一个佛手,而板儿把这个佛手交换了巧姐手中的柚子。以红楼梦的“潜规则”而言,无意中交换信物的双方就是潜在的夫妻,而柚子又香又圆又谐音缘分的“缘”字,而佛手又有“慈航普渡”的意思,暗指刘姥姥后来疏财大义救巧姐的善举。
甄士隐解的《好了歌》里有一句: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指的就是巧姐。
所以说87版电视剧对巧姐还算是善待,按照曹雪芹的真正意图,巧姐是流落到烟花巷失了清白之后,才被刘姥姥救回的。
家破人亡之后,加上本身的贞操已失,巧姐几乎不可能找到良配,注定要花朵飘零。所以最后巧姐被良民阶层的王家收留,与板儿成婚,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亲生的女儿虽然获救,但是在狱神庙羁押多日的凤姐,终于因病重不治而亡。
临死之前,她还要求小红将她的尸体送回金陵老家。
对于凤姐这个人物,曹雪芹在塑造的时候绝对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的。
这个被王家当男儿般教养,小时候玩笑着就能杀伐决断的女中豪杰,是末世的贾府能够“死而不僵”,让表面的繁华可以延长的大功臣。所以秦可卿死后,第一个想到托梦的人就是她。并且称赞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并且将贾府能够存亡绝续,否极泰来的两桩绝顶大事(置房舍,立私塾)托付给她。可惜王熙凤有才无志,风风光光地协理宁国府之后,马上就是弄权铁槛寺。权力在她的手中,成为了中饱私囊的工具,全然忘记了秦可卿梦中所托付的重要事宜,以至于贾府一旦抄家就一败涂地,子孙零落,无以为继。而她自己也落到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惨下场。
凤姐曾经说过:我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所以她在春风得意,大权在握的时候,既有不讲情面、不避锋芒的凌厉之风,又有不择手段、不留后路的肃杀之气,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弄权铁槛寺,包揽诉讼,坐收三千两利钱,间接逼死金哥与守备之子。特别是在宅斗尤二姐的时候,笑里藏刀,架桥拨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所有的机关都算尽了。虽然得偿所愿逼死了尤二姐,但是也为她自己日后的被休弃埋下了祸根。
“机关算尽太聪明”,是凤姐的过人之处,也是凤姐致祸的内因,最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富贵荣耀炙手可热的人物,在死的时候却身无长物,连个最简陋的葬礼都没有,只是被狱卒胡乱包裹在破席里,拖到雪地里草草埋葬。
好一个“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普世悲剧。
好一出“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末世挽歌。
尽管如此,曹雪芹对于凤姐这个人物的最终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
凤姐的判词是一只雌凤立在冰山上,“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凡鸟”如果用“拆字法”来解,合起来就是王熙凤的“凤”字,寓意王熙凤的确是“人中龙凤”的人品才貌,而凤凰立在冰山上,则暗示着这只雌凤所栖息的是冰冷险恶之地,与判词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覆灭的“末世”来对应。
但是偏偏在这样的末世,王熙凤这只雌凤却发挥出了寻常男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闪亮光辉,她乾坤独断,独自扛起了荣国府理家的大旗,在协理宁国府的时候,又以她精明强干的手腕,穿心透肺的识力,使宁国府积蓄的弊端一扫而空。
在贾府衰败危殆的末世当中,是王熙凤以其非凡的才干撑持家务,平衡开支,才能使贾府“家富人宁”的辉煌得以暂时的延续,相比于宝玉“富贵不知乐业”的自在悠闲,王熙凤那种在家族的末世中勇于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使贾府最后的没落也镶上了一层悲壮的光辉。
上一篇:孩子晚上睡觉老是醒来然后哭,抱也不管用,是吓着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