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玉米,乳油,苗期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玉米上面的这些害虫自苗期开始就会一直危害,直到玉米收获,所以苗期应该抓住虫龄小、害虫密度小、使用药剂效果好的这个有利时机及时用杀虫剂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苗期主要病害有粗缩病、茎基腐病、缺锌症等;主要虫害有蓟马、粘虫、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等,另外玉米苗期受除草剂药害也时有发生。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一、病害及其防治
1.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一般不会整块田发生,以靠沟渠路边等杂草多的地方病株也多。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沟渠、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一旦带毒,则终身带毒,持久性传毒,玉米一叶一心时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则表现越重, 5~6片叶开始表现症状,症状一旦表现后基本上无药可治。
防治方法:玉米粗缩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1.8%阿维菌素25毫升,控制灰飞虱的数量。也可用1.5%的1605粉3~3.5千克,加10~15千克土,在玉米出苗前,撒施到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以减少传染源。
2.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主要危害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造成植株发黄、矮化、根部坏死,浇水和施肥也不见有所好转。地上部分表现为中下部叶片边缘变黄变褐,严重的整株枯黄。
防治方法:可亩用冠菌清15~2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叶面用喷施宝等营养加调节的叶面肥。
3.玉米缺锌症
玉米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且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余部分仍显绿色。
缺锌症每亩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千克在玉米4~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
二、虫害及其防治
(一)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1.小地老虎:近几年来,小地老虎幼虫在巩义市发生危害较重,一般对春播、夏播作物危害较大。幼虫主要危害作物的茎基部及根部,咬断茎基部或根部致幼苗死亡,造成缺垄断苗,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大。
2.蝼蛄:成虫和若虫均在土中咬食刚发芽的种子或幼根和嫩茎,把茎秆咬断或扒成乱麻状,使幼苗萎蔫而死,造成缺苗断垄。蝼蛄在表土层活动时,由于他们来往穿行,造成纵横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导致幼苗因失水干枯而死,俗话说“不怕蝼蛄咬,就怕蝼蛄跑”就是这个道理。
防治方法:小地老虎、蝼蛄防治均可用毒饵诱杀的方法。将麦麸、豆饼等饵料炒香,用90%晶体敌百虫与饵料按1:50~100的比例混合拌匀,配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0公斤左右,于傍晚撒在玉米苗周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此阶段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玉米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根腐病、顶腐病、粗缩病、粘虫、蓟马、二点委夜蛾、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若不及时防治,将会对玉米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
苗期病害的防治
玉米根腐病
玉米根腐病是腐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幼苗死亡。
当玉米播种后遇到降雨,造成土壤积水,则易发生根腐病。一般状况下,根腐病发病率较低,不会造成严重的生产问题,但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也出现过植株死苗率高达80%的情况。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发黄不长。
防治方法:
①根部病害应以预防为主,播种前采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萎锈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根腐病效果较好;
②发病后加强栽培管理,喷施叶面肥;湿度大的地块中耕散湿,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③严重地块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
玉米顶腐病
病苗中上部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它症状更呈多样化:①叶缘缺刻型。②叶片枯死型。③扭曲卷裹型。④叶鞘、茎秆腐烂型。⑤弯头型,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⑥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⑦感病轻植株抽穗小、结籽少;严重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
此病害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所以雨后多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快铲趟进度,排湿提温,消灭杂草,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
2、及时追肥。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
3、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菌毒清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杀菌药剂对心喷雾,扭曲心叶需用刀纵向剖开。
玉米粗缩病
属于病毒病一种,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苗浓绿,节间缩短,叶片僵直深绿,宽短而厚,植株生长缓慢、矮化(仅为健株高的l/2—1/3)。
主要靠灰飞虱传毒(春季带毒的灰飞虱把病毒传播到返青的小麦上,然后再传到玉米上)。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10叶期抗性增强。玉米出苗至5叶期如与传毒昆虫迁飞高峰期(气候温暖干燥,少雨季节利于灰飞虱发生)相遇易发病。套种田、早播田及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该病传播快,应预防为主,发病后无有效挽救措施:
①采用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
②及时除草,间苗时拔除病苗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③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上一篇:闺蜜怀孕了,送什么给她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