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电影《我不是药神》?
电影,印度,白血如何评价电影《我不是药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钱就是命”、“我只见识过一种病,穷病”这类台词能过审,这就是中国电影一个温暖的开始。
电影能上映这件事本身,就和电影一样够劲。
电影所面对的现实,同样复杂。
天价药,有天价药背后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天价药之所以贵,是因为患者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第一颗药的开发价格是数十亿美金。
仿制药的问题,不是“唯利是图”的药商,而是背后纠结复杂的商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天价药,贵有贵的合理。绕过知识产权,未必真的是对癌症治愈有利。
但,世上又真的有一群人因为天价药再眼睁睁地等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因为穷而消逝,这时候,你还能说天价药是合理的吗?
欣慰的是,在《我不是药神》的最后,我们知道了中国政府这些年为医药改革作出的努力。国家将正版药列入了医保,药品的价格有所下调,并且在今年取消进口药品的关税,慢粒白血病也从03年的存活率的30%上升到80%。
但更复杂的现实是:部分省市已经将格列卫及其仿制药纳入医保,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病人依然面临自费压力。
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是药神》抵达了中国电影中从未触及的边界。
电影并不完美,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深度上,但它不撒谎,这种对真实的虔诚,让电影多了大部分国产片都没有的厚度。
说白了,电影敢直面敏感话题,但也丝毫不借敏感话题取宠。
徐峥在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令我很感动:中国的,有现实主义质感,又是一个社会英雄,又由一个人物传记形式表现的,我们内心期盼很久了,我们是扑上去的。
别人躲都来不及,可这群电影人,是扑上去的。
结果呢?撞铁板了吗?中国电影,有时候不是你想的那样。
影片末尾,程勇走向监狱的路上,无数患者前来相送,他们陆续摘掉了保命的口罩,而已经死去的吕受益和黄毛,竟也出现在了人群中。这与其说是对程勇的敬意,不如说是对生命的敬意,所有与命运抗争的人,都值得尊重。
能拍出这种直面普通人命运的电影的人,也值得尊重。
徐峥说:“我们知道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类型、需要这样的故事,可以感染到所有普通人的这种电影。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愿意为这部电影保驾护航。”
好票房,是对电影的另一种保驾护航。
这部未映先火的《我不是药神》,配得上对它所有的赞美。50亿票房,我不嫌多。
因为每一分票房,都是观众在为敢于直面现实的国产类型片投票。这类电影的市场空间,这个好不容易被撕开的口子,才能不断被放大。
真解气啊!这么多年了,总算又一部现实题材电影,为中国电影争了口气。
国产片都这么拍,谁舍得骂?
这个世界,终究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被观众骂了许久的中国电影,也是!
上一篇:骑行川藏用什么导航比较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