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都有结婚恐惧症吗?那是怎么样的感觉?
婚姻,家庭,都是你们都有结婚恐惧症吗?那是怎么样的感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们都有结婚恐惧症吗?那是怎么样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我的经验来看,一般有结婚恐惧症的人,无论男女,一言以蔽之,曰:没长大。
分开来说,恐怕有以下几点原因:
1、你结婚的对象不是那么的令你满意,还在犹豫徘徊
既然你的心里不是那么满意,一想到婚姻的意义就在于相守一生,你就内心发慌,你怕自己做不到——你对这份感情的长久性心怀疑虑。
2、你对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心理上没有准备
你长期处于父母的卵翼之下,生活中需要自己去面对的事情不多,一旦结婚,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要与另一个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意味着你将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对这一点,你在心理上准备不足,你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
3、你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结婚这件事不是出于你的主动选择
在结婚这件人生大事上,你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都要结婚,否则亲戚朋友会说闲话,压力受不了,我的心理不够强大,所以,我也肯定是要结婚的”——很可能是这样的想法推动了你去结婚。
所以,在选择结婚的过程中,你是很被动的,你的参与度很低。所以,你对结婚以后的日子没有规划,更没有憧憬,有的只是焦虑、恐慌。
这些在禅者看来,都是极清楚明白的,只是当局者迷。
(大家好,这里是泓清说禅,这里不解决技术问题,这里只解决根本问题。欢迎关注~每一个人的光是有限的,但是大家聚在一起,就成了太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结婚的时候,是先领证后办的婚礼,中间差了两个月。
就是这两个月太难熬了,因为那个时候两个人还是异地,没有正式地住在一起,想想将来正式结婚要住一起,而且两个人要长长久久地相处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一想就没信心了。
对未知的害怕战胜了对婚姻的向往,他会不会出轨?我会不会变心?我们会不会像我父母那样吵一辈子?过着那种对付到老的婚姻?
要是婚姻真的遇到困难,我有能力或者有勇气离婚吗?
其实,恐婚的基本害怕的都是这些问题。
说白了,就是对人性持有悲观主义。
爱情是一种感觉,但是婚姻是一种抉择。做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要是很多问题,你还没想好,那么婚姻很可能就成为了彼此的“牢笼”,成为了爱情的坟墓。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建议是,别把婚姻太当回事。结婚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跟别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不同。
别给婚姻太多的赋能,只不过是两个人相约一起去远方,中间还要为彼此服务。
爱情这东西有个致命的弱点,叫做新鲜感。而新鲜感这东西有个强大无比的敌人,叫做时间。
爱情从来就不是婚姻的全部,而婚姻也不是爱情的坟墓,把爱情送进坟墓的是时间。
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你不会对婚姻抱有太多的幻想,那么你就更有可能用有成功的婚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未婚的,我没有结婚恐惧症,我觉得结婚是一件好事,恐惧来自于自己还没有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又或者是说现在的社会使得青年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组建一个家庭。我对这些问题都看开了,所以我没有这个层面的压力。
没有钱我们组建家庭了可以一起赚,一起承担责任,一起努力把一个家庭的大小事务做好,这样一个人不敢干的事情或许两个人就会干得很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结婚恐惧症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社会群体心理障碍,我在接触了解的很多个案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恐婚族”,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旦充分地被打开,暴露,并且受到关注,那么“恐婚”心理的严重性才有可能被社会认知。
恐婚的严重性按照不同的层次的,我做一个划分:
第一:对两性关系充满敌对,性别分裂,深刻地影响了个体的幸福体验
原本,异性相吸是自然本能,古往今来关关雎鸠,所谓英雄美人,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洞房花烛,这些美好的场景是人生的闪亮时光。但是恐婚一族恐怕无法感受到这种幸福和甜蜜。在ta们眼里,两性之间是敌对和博弈的关系。尤其是恐婚大龄剩女,对男人更是心怀芥蒂、心存厌恶,她们眼里男人要么是低等动物,要么就是没有担当、没有品味、没有人品的渣男,她们试图争夺女权,对抗传统社会女性压迫;而剩男同样对女性怀有成见。当他们一次次被厌婚、恐婚的剩女唾弃之后,本身也变成恐婚族,他们认为女性都是肤浅、物质化和势力的,他们报复性地将女性看成战利品,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买来性爱——这种强烈的两性对抗情绪,目前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割裂,是社会紧张情绪的根源之一,心怀愤怒、怨愤的女人和男人们,她们生活在仇恨与怀疑中,无法体验到人生的美好幸福。
第二、恐婚一族逃避社会责任、拒绝心智成长,不婚生活导致心理疾病
不婚一族没有在合适的年龄进入婚姻,于是他们被生活边缘、成为婚恋生活的另类非主流者。当然他们并不愿意承认结婚才是主流,他们在为自己寻找自由生活的空间,所以他们推崇所谓的多元化的婚姻观。因为没有结婚,而经济条件在中年之后越来越好,大把时间和金钱用来悦己,大量的旅行、大把的消费、吃喝玩乐、今朝有酒图一醉,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独身主义交至的生活中,他们没有责任、也不需要担当,只要满足自己就可以。但是代价是:心智发展停滞了,因为没有责任倒逼成长,所以他们无论是四十岁甚至五十岁,依然幼稚、不成熟、不稳定,难以承担社会和生活的重任。
上一篇:灰色地砖是否可以搭配黑胡桃家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