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伐吴时,赵云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选择吗?
刘备,荆州,蜀汉刘备伐吴时,赵云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选择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伐吴,赵云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选择吗?无疑!赵云提出的建议比较正确,符合蜀汉恢复汉室的战略思想。
但是,刘备为什么要伐吴?那不是因为东吴背信弃义,打破联盟,偷袭人家的地盘,还斩杀人家的头号军政人员!摆在刘备面前的问题,不是该不该讨魏,或伐吴,而是在一国之君的层面上,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对蜀汉有利。
第一、赵云的伐魏建议:国贼是曹操,非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不应置魏,先于吴战,兵势一交,不的卒解。
也就是说,大汉天下被曹操窃取,不是孙权,曹操虽然不在了,他的儿子曹丕篡汉自立,已激起民愤,应利用民愤北上伐魏。把魏灭掉,吴将自然臣服。
赵云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团队的,武艺超群,两次救幼主刘禅,自己生死置之度外。这次敢冒犯龙颜谏言献策也是考虑兵力、军需、费用等权衡的结果,甚至如果获胜,收获将比远道伐吴高的多。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伐魏固然好,但是那东吴可是会背盟、会偷袭的!有这样的盟友实在放心不下!白衣渡江可不是活生生的的例子?更何况曹魏实力更强。
第二、刘备的伐吴。东吴偷袭荆州,斩杀大将关羽。对刚建立的蜀汉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一来,损失一员护国大将;二来,蜀汉百姓会不会失信于自己。于公于私 ,伐吴不可多等一天,打回地盘 ,打出威风,为兄弟报仇!为荆、益百姓的安全感,稳定蜀汉政权。就连大设计师诸葛亮也没有说不东行的,只是在夷陵战败后说了句意味深长的"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什么意思?是法正能代表益州方面的威望保持对蜀汉基业信任?还是伐吴时,法正仍可用奇计破敌?无从考证。刘备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发。谁知,孙权又向曹魏称臣了,还被封了吴王。刘备于是更小心了,那就先驻兵震慑!最后还是被抓了破绽,烧回了白帝城。
总之,这两种选择都不错,政治上都对,但是还需要从军事上出发。最终,刘备选了伐吴策略,也算是对关羽不幸去世的一个交代,对内树立一种威望,对外是一种震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确的,当时的蜀国刚刚建立,内部因素尚未解决,不该贸然出兵,且蜀国一直与吴国交好,不该破坏这层关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