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你是和珅,该如何保全自己?
嘉庆,乾隆,皇帝如果你是和珅,该如何保全自己?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部分:和珅的“腐败”
和珅为官之初也是非常清廉的,但是官场是个大染缸,什么样的人都有,和珅最终也是没把持住。渐渐的和珅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敛财物、结党营私,发展到最后的左右朝政。和珅生平敛财之巨,直到嘉庆皇帝将其“拿下”,才显露在世人面前。据史料记载,和珅的私财相当于朝廷15年的财政收入。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世界强国15年的财政收入,多么巨大的财富。
二、后面我们来说说和珅的死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死于嘉庆时期。被嘉庆皇帝赐死的,自尽而亡,好歹留了个全尸。
而和珅的死其实并不单单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这些个罪名。最最重要的是“夺权”和“左右朝政”!
乾隆帝晚年时期,和珅的地位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完全是乾隆帝的发言人,是手握实权的人,而嘉庆皇帝却成了个摆设!要知道,古代什么最大?“皇权”!没错,自古以来除了皇族之人外人皆不可染指,否则必然粉身碎骨!而和珅恰恰因为利欲熏心蒙蔽心智,才导致身败名裂,搭上了身家性命。
三、最后,我们来说说和珅应该怎么保全自己
其实,我认为和珅的败落是一种必然!“富可敌国”“左右朝政”这些本来就是些要命的“东西”,更何况在皇权交替这种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刻。
所以,身外之物是必然要舍弃的东西,只可保命!因为无论如何,当权者都不会留一个威胁到自己权利的“炸弹”在身边。
作为皇权的核心人物,皇帝对自己的臣子不说了如指掌,也是掌握个七七八八。乾隆帝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嘉庆帝不肯而如此。
假设“和大人”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嘉庆对他“下手”之前,主动交权交钱,做一个“识时务者”,我想就算是嘉庆皇帝想置他于死地,看到和珅如此识大体,碍于情面也不会赶尽杀绝,和珅的命应该能保得住,甚至可能赐他归隐乡野。当然这个前提是和珅要交的彻底,不能留一丝一毫,不再与朝政官场有任何瓜葛!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后世旁观者的一些个人观点,可能和珅和大人这种大才之人比我们看的“明白”才对,毕竟历史不能改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小编是和珅,那小编唯一的活路就是带着老婆孩子以几钱,在自己还没失去权力时偷渡出海,去别的国家当个富家翁。
当然,和珅也可以像讨好乾隆一样讨好嘉庆,得到嘉庆的信任。
然而这些想法但是不现实的。
嘉庆皇帝是不会留下和珅的,因为一个权臣留在身边很危险,而且刚上任的嘉庆需要一份功绩来证明自己,而合身则很不幸的符合条件,所以和珅必死,放权的话只会死得更快。
而自立为王也不可能,和珅的权力说白了还是皇帝给的,清朝的君主专制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和珅有没有权力只是皇帝一句话。
事实证明,他失败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珅并不是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滑稽可笑,不学无术,肥头大耳的样子,颠覆我们心中形象的真实和珅是长相很帅,头脑聪明,也很有才,和珅确实很有本领的。据说他会满汉蒙维等多种语言,这在老气横秋的朝廷官员里足以鹤立鸡群了,可见是个语言天才,放到今天社会考个托福应该没问题。此人灵巧狡黠,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举一列子,传说和珅入宫侍卫,乾隆皇帝巡游,轿子落地皇帝不见下轿,只有和珅会意,急忙壶上前,原来皇帝内急,事毕方下轿步行,从此深得乾隆宠爱。和珅一路升迁,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侍卫大臣、步军统领以及尚书类职务,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炙手可热。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还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还是纪晓岚大学生领导,你说气人不气人。但和珅就是那么有才,绝非浪得虚名,纪晓岚在当时也得巴结于他。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和珅就是一个才貌双全,命运垂青的有为青年,有一个开挂了的人生。
不幸的是乾隆皇帝一去世,就被盯他多年的新君嘉庆皇帝给除掉了,人生逆转何其快也。但以和珅的聪明和能力,在嘉庆皇帝登基前,不那么得意忘形,不那么狂妄无礼,不排挤嘉庆皇帝老师朱珪,小心侍奉储君,最重要一点就是贪婪敛财的心收一收,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人生了,甚至在保全性命同时再次获得嘉庆欢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和珅是一个大贪官,其所贪污的钱财富可敌国;
第二:权利过大,乾隆在晚年几乎将所有大事交于其处理。正所谓功高盖主,面对年轻气盛并且新上任的嘉庆,肯定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三:乾隆在立储一事上多番考虑,最终才确立永琰。而当时和珅并没有讨好他。到最后确立了太子,等到登基不久之后。和珅曾试图和他拉进关系,但并没有成功。这就为以后埋下伏笔。
第四:杀和珅有杀鸡儆猴的作用。毕竟和他同气相连的党羽很多,除去他这位大佬级别,以儆效尤。所以,无论怎么做都死路一条,怎么做也不能明哲保身!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果我是他的话,吐出钱财,坦白从宽,说不定能贬为庶民。
上一篇:如果机器不断代替人工,那么当大多数机器代替人时,人去何方?谁来消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