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昨天看到有人开始购买“圣诞树”了,对2019年圣诞节怎么过你持什么态度?
圣诞节,节日,文化昨天看到有人开始购买“圣诞树”了,对2019年圣诞节怎么过你持什么态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桥头遗址的发掘成果不单纯印证中华文明存在的时间至少9000年,同时还证明了伏羲氏族所创立的伏羲八卦以及连山历法的存在年代至少是9000年。“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世界存续时间最久远的文明。
“文化”一词起源于《易经》中火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之前我上班的公司附近就有一座教堂,只要圣诞节当天是工作日,下班后我就会去教堂听唱诗,看耶稣相关的故事。如今问到平安夜怎么过,我依然想说“去教堂”,其实我并不是信教徒,也听不懂牧师讲的是什么,但偶尔过去感受一下神圣安祥的氛围,听听平安夜的平安唱诗,挺有意思,仿佛心灵也得到了升华…...圣诞节,平安夜,还没到,但还是要祝大家快乐平安!天天平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及中国传统节日,自然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不过,现在对过西方洋节日的事情,大家要理性对待。
首先我们要认清中国的时代进步与世界发展的现状:现在世界经济大发展,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往来。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当然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经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的一带一路大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发展快速起来。特别是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和广泛。自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 对待一系列西方洋节,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毛主席早就指出,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历史地、辩证的哲学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
再次, 平时多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节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华。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将留下中国优秀文化的辉煌篇章!
最后简单说下,过下洋节也是有些益处的。
一,从文化角度看,可以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二,从消费的角度看,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三,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快乐,能促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与友谊。
其实,过洋节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中国人心中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所以,每一个华夏儿女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去看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迷失自我,让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的民族优秀文化遍地开放,芳溢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天快要到了,有些人已经开始购买圣诞树了。在国内,这种“过洋节”的现象的确很普遍。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复杂。
我国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国家强盛起来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就多了起来。我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也比过去几十年更加频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对西方文化与西方节日产生了兴趣。
再者,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握着的钱更多了,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商家趁着消费形势大好,在圣诞节期间大搞促销活动。现在基本上连家里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知道“圣诞节”这个日子了。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各种商家的活动,“跟风过洋节”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开这两个原因,还有可能是最近比较流行“仪式感”这个词。不管是对于谈恋爱中的男女,还是养宝宝的父母,都在追求着给自己爱的人带去“仪式感”。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又比较分散,所带来的“仪式感”也渐渐弱化。因此,追求“仪式感”的人开始把目光对准了西方节日。在圣诞节布置圣诞树或者是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送礼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上面我们分析了出现“过圣诞”这种“洋节”的原因,那么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对于“过圣诞节”这一现象,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首先,选择过什么节日,以什么方式过节,这是国人的自由。
虽然我们提倡要注重传统文化与节日,但是在“过节”这件事情上,并不涉及民族大义与公序良俗的范畴。大家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去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
其次,不必把“过圣诞节”当成一种崇洋媚外的行为。
其实国人大多都是很爱国的。很多人过洋节无非就是觉得新鲜和有趣而已。如果我们能够多宣传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多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那么“过洋节”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最后,不管我们过不过圣诞节,都别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与节日。
华夏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节日的由来与故事,我们还不够了解,这也是导致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与节日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多学习传统文化,别忘记自己是华夏民族的一员,那么,过不过圣诞节,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一篇:亲戚借钱还没有还,再次向你借钱,借还是不借?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