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真的有这么神吗?为什么很多人读不下去?
红楼梦,书中,的人《红楼梦》真的有这么神吗?为什么很多人读不下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且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角,老师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读过红楼梦呢?讲书的人,大多也不过是完成自己的工作罢了,他们在备课的时候,难不成需要读完整本《红楼梦》?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不过是挑选几个比较重要的考点,给同学们整理整理,以备考试时候需要罢了。
二、《红楼梦》中传统文化意蕴深刻
《红楼梦》是清朝的小说,那时候并未白话文改革,还是属于文言文小说,对于很多高中毕业的同学来说,读起来尚且吃力,而我国国人的综合学历素质其实并不很高。
书中很多的古文,很多的诗句,很多的人物关系,可谓是一本“奇书”。
还记得在中秋节的时候,黛玉和史湘云对诗,当时的黛玉寄人篱下,中秋团圆之日,难免有些伤感。于是湘云与黛玉一起出去玩解闷,坐在船上的湘云突然看到一只鹤从水上飞过,便出口成诗“寒塘渡鹤影”,黛玉也随即对上“冷月葬花魂”。湘云的诗句由景而发,但是黛玉呢?很多红学家都认为,在中秋团圆之际,黛玉说出这样的诗句,难免是在自己病死前的哀痛,团圆之日并不圆呐!如此深意,是需要很多读者去看更多的书籍,去分析《红楼梦》中的深意。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说,黛玉有点做作,宝钗特别世俗,王熙凤大胆泼辣。
后人对书中的评价,自然凝练,但难免也会给读者们一种“刻板印象”。
这些年,有很多人再读薛宝钗,再读林黛玉,经过时间的磨练,才知道黛玉寄人篱下时的委屈,宝钗成熟的魅力。
死活读不下去《红楼梦》,是因为《红楼梦》太烧脑,是因为人们吹捧的太厉害,而不解其中味,更是因为,当代的人太过于焦虑,以为看了概论,就能理解全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有喜好,读不下也正常啊。我是特喜欢《红楼梦》的,但对于《水浒传》我也是读不下去。后来,强迫自己看了一遍,但完全没有再拿起来一次的欲望,完全不同于读《红楼梦》的情况。
不过除了个人喜好,还有几点原因会让有些人读不下,不全之处,望斧正。
不同读者有自身的认知,各不相同。比如,年轻姑娘看《红楼梦》,看的是爱情故事。研究人文历史的看到描写的官职、用具、风俗、服饰就会特别注意。这些都是那时的社会风貌的反应。喜好诗词的会关注诗词。
还有比较另类些的,看里面互相怼人,那怼人可都高阶,我记得最开始看,鸳鸯骂的时候说“赵子昂的马也是好画”,我不理解,就特意查了查“赵子昂的马”是怎么回事,里面类似的还很多,查完了才知道这怼得真高!
看菜的,请刘姥姥吃饭,有道茄子,那工序繁琐啊,我就一直想有没有厨子能把这茄子还原一下,真的很想尝尝是何种滋味。
除此还有品茶的,各人的首饰珠宝......
所谓读不下去,恐怕还没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地儿,水到渠成,不成也无碍,不必在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红楼梦》比较散杂深奥,如果没有耐心的人很难着完整。加上里面诗不是好通,故事结构生活上的喜怒哀乐为主,溥衍看很难看到精髓。看《红楼梦》就好似泥鳅钻洞一般。如果你钻了进去,那就郎郎乾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不下的原因是自己还有些问题没有读懂领会,事后不断学习后继续细细揣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我读很多次,从中看透社会,人情事故,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真假丑恶。从文学上,有以学到很多东西,叙事,写人,诗词歌赋。人生哲理。总之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号称文明悠久的民族,居然丧心病狂地自戕岁月沧桑、否定成仁取义、甘自泼赖耍痞,文革浩劫以外,世间还有任何灾难堪与比拟吗?
《红楼梦》尝云:“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适是文革遗患(文盲白丁脑残弱智)的精准写照 —— 此类此等人物,正生龙活现地自嗨厉害啊、自诩爱国啊、自命非凡啊地四下丢人现眼:岂止尴尬事?更是祸国事、殃民事!
为浩劫而忧国忧民的复旦大学蒋凡教授,编撰了一册《唐诗鉴赏词典》。未料,出版不久,便有读者呼吁作者,请再编一册“鉴赏词典再鉴赏”,因为正如厌恶“红楼”的题作者一样,还希望编本《红楼梦的鉴赏词典》。
上一篇:大红酸枝的价格是如何计算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