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杨志杀了牛二,价值三千贯宝刀被罚没收入库,那这把刀会有什么样结局?
宝刀,水浒传,太尉杨志杀了牛二,价值三千贯宝刀被罚没收入库,那这把刀会有什么样结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杨志杀了牛二,价值三千贯宝刀被罚没收入库,那这把刀会有什么样结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原文:"那口宝刀没官",即收入官库。
个人认为最后那把宝刀有两个去处:
一、落入高俅手中
二、落入皇帝手中
在林冲买刀时我们就知道,高俅酷爱宝刀,林冲说他几次三番要借高俅的刀来看,高俅都不肯,可见高俅爱刀之深。
高俅爱刀的目的,个人觉得有两点:
一是自己爱收藏宝刀
二是献刀给皇帝
高俅爱收藏宝刀,不难理解,他一个踢球的,对武艺一窍不通,但人性有一点:越没有的,越炫耀。
高俅官居太尉,属于一个文官,他收藏宝刀,只为在同僚面前炫耀,自己还是通那么一点武艺的,你看,我识宝刀。
另外,杨志犯事的地方属高俅管辖,作为一个爱刀之人,这样的宝刀,高俅没有理由错过,况且就算错过,也会有人为巴结而献此刀给他,因为高俅爱刀的名声是传开了的。
施耐庵先生写当时的官场,本就是如此的龌龊不堪。所以个人认为,高俅拿了杨志的宝刀并作为收藏。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高俅将刀献给了徽宗皇帝。
徽宗皇帝就是以前的端王,高俅是他一手提拔。
从《水浒传》第三章我们知道,端王喜好一些精巧的东西,高俅就是给端王送羊脂玉镇纸狮子和笔架时被端王看重,最后发迹的。
高俅因送东西给端王而发迹,自然知道端王的秉性——喜爱玩物。
这条捷径他自然是轻车熟路,且不会放过,所以高俅在民间收集各种做工精巧的物件,用来讨好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家里的马厩烧了,孔子上朝回来,问的是“伤人了没有”,不问马怎样了。有人别出心裁地断句为“伤人乎不?问马”,如此一改,孔子就成了见利忘义的守财奴,成了不堪入目的小人。英雄末路,虎落平阳,杨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牛二,此时,我们不问人,问刀,岂非甘入歧途?
杨志失陷花石纲后,为了官复原职,变卖家产,准备了一担子的财物。到了东京后,他上下打点,没想到最后高太尉一句话便断了他的前程和梦想。走投无路,又身无分文,杨志只得去变卖祖上传下的宝刀。杨家世代为将,名声在外,削职为民,杨志辱没了祖上的英名;变卖宝刀,无疑令祖上蒙羞。没有识货的倒也罢了,偏偏又碰上了横行无忌的无赖,杨志的怒火很快就烧断了理智的锁链。
那把刀呢,本是饮血疆场的利刃,继而成了闲置的附庸之物,然后是待价而沽的商品,最后成了惩恶扬善的使者。千里马呼唤伯乐,宝刀定然也有一个英雄梦。高太尉家里有一把宝刀,为了陷害林冲又搞了一把价值三千贯的宝刀(不知是不是高太尉那把?),可见,宝刀常有,而英雄不常有。杨志的那把祖传宝刀,最后很可能成了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就跟高太尉家里那把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的好,读过《水浒传》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到刀这章后,几乎所有人都在纠结杨志为什么没忍住杀牛二,杨志杀牛二的性格分析,杨志杀牛二的行为逻辑,杨志杀牛二是不是误杀,杨志杀牛二的深层次原因,牛二该不该杀,牛二为什么这么作死,杨志杀牛二体现的封建官府治理民生的特点,比较杨志杀牛二和鲁智深杀镇关西,杨志杀牛二的无奈,甚至还有通过杨志杀牛二,解读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杀人、故意杀人的,及杨志杀牛二证明再牛的混混也不要惹大内高手,等等……,唯独没有提到那把刀去哪里了,那把价值三千贯、杨志祖传宝刀的宝刀去哪里了?这个问题问出了新高度,新颖别致,特别的新颖别致,打开了新的思路。
这么有高度的问题需要慎重回答,我也慎重的翻阅了一些资料,可惜找到的有价值信息不多
一、正解:充做凶器,没入管库。这个书中有写,杨志杀牛二后并没逃走,而是自首。杨志得到的刑罚是六十天刑期、二十脊仗、刺配充军和祖传宝刀作为凶器充公,原书中这样写:待了六十日限满,当厅推司禀过府尹,将杨志带出府前,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换个文墨匠人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那口宝刀没官入库。从此以后这口宝刀书中再也没有提起
二、流落高官巨宦之手。在那个官府腐败,贪污腐化横行的年代,没入官库的东西堂而皇之的流出来转到高官巨宦之手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这是一口价值三千贯的宝刀,已报府尹,狱卒胥吏不敢私藏隐瞒,轮不到他们,府尹或者推官取出来变卖或者送人应该没有难度,能接手的也就是高官巨宦了,其他人留在手里估计也是祸端。
三、最后仍在杨志手中。这个只是我个人臆断猜测,这口宝刀乃杨志祖传宝刀,削铁如泥,吹毛得过,杀人不见血,杨志甚是爱惜,直到自己走头无路了才拿来变卖,而且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想的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这种血液里流着忠孝思想的人有一点办法也不会让祖传宝刀流落在外。杨志杀牛二后充军投梁中书-落草-招安这么长一段时间里他有充裕的时间,也有施展各种手段取回宝刀的可能,只不过书中未写,只是个人猜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