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朱标是最稳的太子?
朱元璋,太子,他的为什么说朱标是最稳的太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说朱标是最稳的太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容许我皮一下:
曾经汉朝有个做了三十来年的太子叫刘据,结果被亲爹猜忌挂了;
曾经隋朝有个做了二十来年的太子叫杨勇,结果被弟弟弄死了;
而朱标先为吴王世子,后为太子,加起来三十七年,却好好的。
你说朱标稳不稳?
不说那些朱标不死,蓝雨就不会死,朱棣打不过蓝雨这些假设性话题。
这里只谈谈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朱标当太子期间的培养和文武百官对他的态度:
一、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
与朱元璋对其他儿子的态度不同,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是非常浓重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就如那个时代农民的普遍想法,对大儿子的感情是非常浓的。
其他的儿子和妃嫔对朱元璋来说都不过是大权在握而获得附属品罢了,只有朱标和马皇后才是朱元璋心中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朱元璋这个人成为皇帝后是比较独断专行的,但朱标就能屡次劝谏朱元璋善待功臣却不被朱元璋大怒而受罚,足以可以判断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
二、朱标当太子期间的培养
如果我们看朱标当太子期间,朱元璋是对他如何进行培养的,就可以知道的他的太子之位,甚至将来的皇帝之位完全不可撼动。
在朱标被立为接班人以后,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要更换他。朱元璋一方面自己教导朱标为君之道,时刻提醒他要在意农民的待遇,还一方面给朱标寻找名家传授治国之道、经史子集等,比如替朱标找了包括宋濂、李善长等人。此外,每次朱元璋出征,必定是太子监国,由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辅佐东宫,根本不担心太子结党营私,因为朱元璋就是想让朱标和现有的朝廷大臣形成良好的配合。
三、文武百官对朱标的态度
朱标性格温文尔雅,却又能礼贤下士,全然无纨绔子弟的性格,我想这和他早年一起和朱元璋吃过苦有关系。朱标对读书人和功臣很尊重,因此很受满朝文武大臣的爱戴。
虽然朱标的这些皇子兄弟们对朱标的真实情感我们无从探知,但是如果我们从朱标对兄弟们的照顾看,这些皇子就算不真正尊敬朱标,至少也是不会反对朱标的。
理由在于朱标实在对他们很好:
历史记载,秦王和晋王多有违法行为,甚至被控告意图谋反,朱元璋准备杀了他们,结果朱标就在朱元璋面前一直求情,费劲很大力气可算让朱元璋放弃了惩罚自己的兄弟,这难道不会让兄弟们感恩?
另外,当时的其他权臣,比如李文忠等人也是被朱标所多次拯救过的,自然应当对朱标爱戴的很。
朱标的仁德宽厚,使得满朝文武绝大多数是支持他的,甚至各地藩王就算不支持,至少也是不会反对他的。
最后再来个段子:
燕王朱棣:大哥性格仁德软弱,我未必没有机会,“我命由我不由天”,本王决定“清君侧”;
燕王朱棣家臣:快去京城禀告皇上,燕王疯了,肯定皇上派太医来医治;
秦王朱樉:没想到四弟这就疯了;
晋王朱棡:没想到四弟这就疯了;
宁王朱权:没想到四哥这就疯了;
皇上朱标:四弟病得不清,这些话不过胡言乱语,都是自己兄弟,来人,宣太医去给朕的四弟医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容许我皮一下:
曾经汉朝有个做了三十来年的太子叫刘据,结果被亲爹猜忌挂了;
曾经隋朝有个做了二十来年的太子叫杨勇,结果被弟弟弄死了;
而朱标先为吴王世子,后为太子,加起来三十七年,却好好的。
你说朱标稳不稳?
不说那些朱标不死,蓝雨就不会死,朱棣打不过蓝雨这些假设性话题。
这里只谈谈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朱标当太子期间的培养和文武百官对他的态度:
一、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
与朱元璋对其他儿子的态度不同,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是非常浓重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就如那个时代农民的普遍想法,对大儿子的感情是非常浓的。
其他的儿子和妃嫔对朱元璋来说都不过是大权在握而获得附属品罢了,只有朱标和马皇后才是朱元璋心中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朱元璋这个人成为皇帝后是比较独断专行的,但朱标就能屡次劝谏朱元璋善待功臣却不被朱元璋大怒而受罚,足以可以判断朱元璋对朱标的情感。
二、朱标当太子期间的培养
如果我们看朱标当太子期间,朱元璋是对他如何进行培养的,就可以知道的他的太子之位,甚至将来的皇帝之位完全不可撼动。
在朱标被立为接班人以后,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要更换他。朱元璋一方面自己教导朱标为君之道,时刻提醒他要在意农民的待遇,还一方面给朱标寻找名家传授治国之道、经史子集等,比如替朱标找了包括宋濂、李善长等人。此外,每次朱元璋出征,必定是太子监国,由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辅佐东宫,根本不担心太子结党营私,因为朱元璋就是想让朱标和现有的朝廷大臣形成良好的配合。
三、文武百官对朱标的态度
朱标性格温文尔雅,却又能礼贤下士,全然无纨绔子弟的性格,我想这和他早年一起和朱元璋吃过苦有关系。朱标对读书人和功臣很尊重,因此很受满朝文武大臣的爱戴。
虽然朱标的这些皇子兄弟们对朱标的真实情感我们无从探知,但是如果我们从朱标对兄弟们的照顾看,这些皇子就算不真正尊敬朱标,至少也是不会反对朱标的。
理由在于朱标实在对他们很好:
历史记载,秦王和晋王多有违法行为,甚至被控告意图谋反,朱元璋准备杀了他们,结果朱标就在朱元璋面前一直求情,费劲很大力气可算让朱元璋放弃了惩罚自己的兄弟,这难道不会让兄弟们感恩?
另外,当时的其他权臣,比如李文忠等人也是被朱标所多次拯救过的,自然应当对朱标爱戴的很。
朱标的仁德宽厚,使得满朝文武绝大多数是支持他的,甚至各地藩王就算不支持,至少也是不会反对他的。
最后再来个段子:
燕王朱棣:大哥性格仁德软弱,我未必没有机会,“我命由我不由天”,本王决定“清君侧”;
燕王朱棣家臣:快去京城禀告皇上,燕王疯了,肯定皇上派太医来医治;
秦王朱樉:没想到四弟这就疯了;
晋王朱棡:没想到四弟这就疯了;
上一篇:汽车电脑不升级有什么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