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孩子不听话,很难管,为了树立家长权威,你会选择打他的方式教育吗?
孩子,家长,不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话,很难管,为了树立家长权威,你会选择打他的方式教育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些西方国家,为什么用法律来严格禁止家长打孩子?正是因为家庭暴力太普遍。在只有两代人的小家庭中,年轻的父母们控制不住情绪,很容易把孩子打伤打残,甚至打死。如果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妻子和孩子会受到长辈的保护。家庭成员们,会自然形成相生相克的稳定局面。
现在我们中国的家长,也什么都向野蛮人学,家庭无法保护妇女和儿童,动用法律来保护,这是文明退化的表现。事实证明,法律对家庭事务的管制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家长们不应该再问打孩子管不管用的问题。如果打一顿就能解决问题,那就不会有坏孩子了。
教育孩子,奖励与惩戒都要有技巧。
奖励孩子,要让孩子发现:认真、努力,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惩罚孩子,要让孩子懂得:马虎、懒散,则是自己在惩罚自己。
具体的方法,我会在专题课程中讲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一个家庭从一开始拒绝使用暴力对待孩子,他们的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懂事、乖巧。用温柔的告诫,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便最终内化了孩子决定。建议温柔教育,越早越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教育方法了。
现在的成长环境已经不一样了,打人是犯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没那么乐观
有一次家长的讨论会上,有一组全部是男孩子家长,一致反映男孩子在家格外调皮,玩起来没完没了,叫去写作业学习的时候,就找各种借口拖拉磨蹭,每次都要写到很晚。
家长们开始还能做到好好说话,可孩子还是无动于衷,耳朵好像长茧子了一样。催了好几次,孩子还在我行我素,家长也失去了耐心,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忍不住大发雷霆,这时孩子才会乖乖去写作业。家长有时候气急了也会给孩子一巴掌,孩子立马听话。
家长们总结的经验是:孩子不听话还是打最管用,古人说的好“不打不成材!”
这一结论也引起了家长的广泛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是不要打,对于男孩子该打就要打,反正皮糙肉厚。很多家长说都是拍孩子后背,不会把孩子打坏。
打孩子真的不会打坏孩子吗?
从生理上来说打孩子的影响
有的家长拍孩子的后脑、后背,有的家长喜欢打孩子屁股,有的家长喜欢打孩子的脸、拧孩子的耳朵。从人体科学角度讲,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打不得。
击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为猛击、强压、 震动,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有时这些神经受损又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屁股虽然肉厚看似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损之后, 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一旦受了伤害,会造成五官变形。
孩子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会损伤“听宫”、“听会”等穴位,造成耳膜损伤或耳神经受伤而致聋。
我们都看过古装剧,上面的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用藤条或者棍棒打孩子,有的打手心、有的打屁股,结果手心好几天不能写字,屁股皮开肉绽都下不来床。
现在还有一些父母把孩子往死里打,不知道跟孩子有什么仇恨。有的父母嫌弃孩子吃饭慢,就狠命打孩子;有的父母嫌弃孩子考试不好,殴打孩子。结果父母都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从心理上来说打孩子的影响
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孩子会让孩子不尊重自己,不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认为自己是父母手中的一粒棋子,想怎么样就怎样。孩子变得逆来顺受、没有自己的主见,走入社会也会被欺负。深圳有一个小姑娘,先是妈妈把她推倒在地,后又遭到父亲一顿毒打,她居然站着不躲,任凭父亲打她,看着都让人心疼。
打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暴力:也有的孩子会变得暴力无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小时候挨打没有能力反抗,可能会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在学校里惹是生非。等大了之后身强力壮了还会采取报复行为,打父母、打老师,做不到尊敬师长。
打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更叛逆:打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顺服,但是不一定就能让孩子乖乖就犯,有的孩子会变得更加叛逆,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就要气死你,他其实是在寻求特别关注。有个姐姐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上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学习总捣乱,姐姐一生气用鸡毛掸子打他,鸡毛掸子折了,姐姐犯了心脏病去医院做了好几个支架,孩子后来还是惹了麻烦进了监狱。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一个心理学实验说明真相
打孩子真的像家长口中所说的那样管用吗?不尽然,姐姐家的孩子没有被教育成功,反倒被打成了少年犯,这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个个例,这一个心理学实验更能让你看清真相。
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曾和同事做过一项戏剧化的实验:
他们找了36个孩子,把他们平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实验人员让两组孩子进入了不同的房间,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电池机器人。然后,实验人员对A组的孩子实行非常严厉的威胁,告诉他们“不许玩!”对B组的孩子则很温柔,同样告诉他们不要玩机器人。
这两组孩子都很听话,都没有玩机器人。两周以后,换一个实验人员,再给孩子们提供电池机器人,不对他们进行阻止,A组的18个孩子有14个孩子会愉快地玩机器人,B组的18个孩子只有6个人在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