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家庭教育都缺失了什么?
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现代家庭教育都缺失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缺失了适应于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有多少孩子都被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给遏杀了!当你希望孩子成大气时,应该想想:我们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小时上学不努力吗?不!我们曾经努力过,而且不至一次!那为什么不理想呢?哪就是我们的父母缺失了对我们的认识:父母没有弄清楚我们是什么木料,适应做什么器械,我们也是一样缺失了对孩子的正确识,他能举起十斤就不让他举十一斤!如果硬让他举一百斤,压死是唯一的结局!因此我认为现代家庭教育最缺失的是对自己孩子准确的定位和让他成长的空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家庭教育缺失在于,重视孩子知识教育,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现代的父母,很多都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转嫁给孩子,希望孩子未来能上好的大学,能有一个比自己更光鲜的职业。因此,在培养孩子上,大多都盯在知识教育上。学龄前,超常培养,各种兴趣班,一概不能拉下。入学后,除学校教育外,补习班、培训班、兴趣班,都是选择的对象。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当神童培养,这种偃苗助长的培养,忽视了孩子年龄发育,智力成长的特点,是对孩子的摧残。
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做人的教育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文明礼貌意识,这些培养,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玩耍中,这才是家长要做的。
至于学习,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按照学校的进度,顺其自然。儿童时期,该玩的要玩,该耍的要耍,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过度开发,超前教育,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孩子的成长,不能只看童年少年时期,要看他一生,该玩的时候没玩,让他过度学习,让他学腻了,从内心埋下厌学的种子,进入大学,该学的时候,脱离了大人的掌控,尽情去玩,荒废学业,后无建树,这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式家庭教育缺失在哪里呢?
一、重专制轻放手
调查显示,过分干涉孩子的家庭占30%之多。
如果说过分保护是包办代替的话,那么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调,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违背父母的指令,易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不但影响创造力,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也会起到不良作用。
二、重智育轻德育
家庭是孩子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
家庭教育是孩子可塑性最强时期的教育。
这个时期养成的品德、性格及行为习惯,往往跟随人的一生但在当前部分家庭中,年轻的父母忙于事业,缺少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或者他们压根儿没有掌握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家庭教育出现偏差。
问卷调查请家长选择自己认为最需要的教育内容,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智育、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德育内容的选项率没有超过12%,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重物质轻精神
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父辈曾吃过苦,他们不希望孩子再吃苦,因此,物质上只有孩子想不到的,没有家长买不到的。
然而,仅将关注的焦点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
有些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些,一味地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孩子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而父母不许孩子失败,限制其情绪宣泄的行为,造成孩子情感失调,这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
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孩子心力不足,心里对学习的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如果孩子的心在家里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也很难发挥出来。
我们暂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
孩子内心的学习之火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就很难点燃孩子内心上进的火种。
不管孩子出现何种状态,父母保持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穷家富养”、“过分溺爱”,这是家庭教育最可怕之处,在学校班级教育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情形。
一、“穷家富养”是孩子失去奋斗目标、学习兴趣、人生理想的原因,“过分溺爱”是使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最终根源。
1.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物质生活丰富,一些经济生活贫困的家庭为了不让孩子“受苦受罪”,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父母宁可多吃苦,也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孩子吃的好,穿的体面,孩子也不顾家庭实际情况,吃穿用度和其它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比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