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高宗赵构为何盛年主动禅位?
高宗,南宋,皇位宋高宗赵构为何盛年主动禅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宋高宗从皇位上退下来的理由是“老且病,久欲闲退”。难道真的是因为宋高宗老了?病了?有一点我们要明确一下,宋高宗赵构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而他退位的时候只有五十多岁,后来又做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并且身体一直很健康,很显然他说自己老了、病了完全是托词。
宋高宗在位期间,南宋刚刚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造成金国政局动荡不安。而此时的南宋却是人心振奋,国内安稳,一片大好形势。这也就不存在宋高宗是被迫时局所迫退位的。既不是因为时局动荡、也不是因为自身健康问题。那么年富力强的宋高宗赵构为何退位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宋高宗这个人。宋高宗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此话怎讲?金国与南宋之间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南宋建国以后,多次遭到金国的掠夺,宋高宗也是从南京逃到了杭州,一次次的逃生,让宋高宗内心极度恐惧。尤其是靖康之难时自己的老爹和老哥都被金人掳掠去了,这让宋高宗觉得当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虽说现在国泰民安,但是不讲诚信的金人说不定哪天就又打过来了。只有从那个扎眼的皇位上退下来他的内心才会安定一些。
宋高宗禅位第二年,南宋军队就被金军打败了,据记载此时的宋高宗“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被担索”也就是说宋高宗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如果这个时候他还在皇位上岂能说跑就跑?这也印证了从皇位上退下来是为了让自己安心的理由。主要是便于逃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宋高宗在位期间,为了促成与金国的和平条约,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但是金国也并没有因为杀掉岳飞就停止了而对南宋的侵犯,反而更让金军毫无忌惮。风言风语让宋高宗脸上挂不住了,想给岳飞平反,但是自己是皇上,说话应该说一不二才可以。因此继位之后的宋孝宗,第一年就为岳飞平反了。这个时候的宋高宗还是太上皇呢,如果没有他的允许以孝著称的宋孝宗敢为岳飞平反吗?
这样做也让宋高宗有一个好名声。当然宋高宗退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稳定朝政。如果等自己八十多岁再退位,那个时候宋孝宗也老了,到时候内忧外患南宋就离亡国不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也没办法
权衡下这样会利益最大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宋高宗赵构主动禅位给宋孝宗赵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赵构无后。自从“靖康之耻”之后,宋太宗赵匡义的后人出了宋高宗赵构逃出生天外,其余的近支皇族后代全部被金国一网打尽。赵构因为在“苗刘兵变”之后唯一的儿子赵旉被吓死了,而且自己也不能再生育了,于是继承人的问题就摆在了他面前。当时南宋还有自己的可是毕竟还有一些宋英宗的后人在南宋存在。这些人都是赵构的近亲,势力很大,一旦立了近支皇族的子弟,自己一旦殡天以后,再闹出一个“濮仪之争”(宋仁宗无子,立了近支子弟赵濮让为太子,是为宋英宗,上位后一定要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自己死后的皇帝待遇就尴尬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和朝堂的稳定,决定立没有势力的太祖赵匡胤的后人为继承人,至于宋史记载是赵匡胤托梦给赵构要立太祖系的后人为继承人,我觉得是赵构耍的一个心机,是为了堵住反对势力的嘴,“太祖说的你们敢反对?”所以赵昚才有机会被赵构收养在宫内,作为储君培养
二,赵构心力交瘁。赵构虽为皇帝,一开始赵构作为一代帝王,还是很勇武的。他当皇子的时候敢独自出使金营,还有有一定的担当和勇气的。可是后来称帝后,被金国追的满世界逃跑,觉得宋军的战力实在是不如今国。而且经过“苗刘兵变”和丧子之痛,对武将越发的不信任和对恢复国土已经丧失了信心。很多人说他不阻止岳飞北伐是为了不想接回宋徽宗和宋钦宗,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那时宋高宗的皇位早就做的稳稳的,而且文臣武将都是自己一手培养的,即使二帝回来,还有什么影响力。况且是两个亡国皇帝,哪里还有人会跟随他们复辟?再有是赵构和秦桧的暗斗,秦桧是金国议和的条件就是不准罢掉秦桧的丞相之职,所以秦桧才独霸相权17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赵构心里窝火吗?肯定窝火!一个皇帝竟然不能处置自己的臣子?但面对金国的威胁,赵构既要和秦桧合作又要提防秦桧,十几年的尔虞我诈,赵构累不累?当然累!所以秦桧一死,赵构才如释重负,感叹道“我终于不需要在靴子里藏匕首了!”
三,继承人是合格的。宋孝宗赵昚无愧于一个“孝”字,他对不是亲生父亲的赵构言听侍从,从来都是孝顺的不得了。当储君时一日三请安,赵构生病,亲自在赵构病榻前侍奉着,从来不敢懈怠。即使是称帝后,依然对太上皇赵构恭恭敬敬,还是像当储君时一样,天天去侍奉赵构,这可比唐肃宗李亨对唐玄宗李隆基好的不是十倍百倍,况且人家还不是亲生的。
所以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一个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为了自己有生之年亲自看到权利的平稳过渡才禅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帝王对权力看得极重,没上位时使尽手段,恨不得把所有竞争者都铲除,上位之后又担心有人篡位夺权,整日提心吊胆疑心重重,连自己的亲骨肉也提防着。所以,几乎鲜少有人愿意提前放权,去当那个可怜的太上皇。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个这个太上皇,56岁就让位给宋孝宗赵眘,难道他就不贪恋权位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