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对联,怎样知道平仄?
平仄,对联,平声对对联,怎样知道平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对联,怎样知道平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韵不懂,我只能用新韵,并且我认为既然是对联,平仄非常重要,应该是在平仄的基础上再考虑意境,我认为一二声就是平声,三四声就是仄声,也是按这个规律来应对。水平有限,望师友们鼓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唐诗宋词更是家喻户晓,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都能朗颂几首。尤其唐诗能广为流传的原因就是读起来合辙压韵,朗朗上口。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其实都是诗反复推敲优中选精的词句,格律,字数,词性,字韵等等都非常严谨的,是我们写诗歌的楷模。
对联亦是如此,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古代的对联对词性,词意,字韵更非常严格,应该说是最简捷最精髓的诗歌。
现在写对对联虽不那么严谨但还是要尊守对联的格律的,简单的是上联尾音为仄,下联尾音为平。怎样分平仄?中国汉字有一平,二扬,三拐,四降四个音标,一平,二扬在对联中为平;三拐,四降为仄。这是基本常识,上下联每词都要词性对证,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对对联要求也挺严格的尾字仄音对仗。是诗词的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
对对联,首先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为什么呢?因为唐诗三百首,每一首都精雕细琢出来的。唐诗即讲韵律,对仗工整,又讲意境深远,文词的瑰丽。
唐诗和对联有关联吗?当然有,并且还是姊妹篇。对联的韵律平仄,意境对仗都是从诗歌中汲取的,平是一声和二声,仄是三声和四声。对联也得按平仄去考虑,才能是上品佳联。
例如上联是【欲揽秋风催旧梦】下联如何对呢?
我对的是【更有春雪打新枝】
韵律,对仗,意境还算过得去吧。
希望你多读诗歌,多看头条上征集楹联的文友出的对子,会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吟诗,赋词,对联,都应该有平仄韵声。平仄韵声的原始规定,必须以張九龄创造诗词格律的音调一一陕音为准,他创造诗词韵声就音陝音的平、上丶去、入。绝不是现代的汉语大辞典的平上去入的四音符。
我不是陕西人,儿时读私熟时,因不会陕音挨过私孰老师的多次打手签,打屁股,甚至把屁股打得流血。,,,,后老究先生用孔夫子四书五经的发音教平仄韵声,这样发声,区别于汉语大辞典平上去入的四音符,而接近张九龄平仄韵声的发声标准,故渐渐的学会五言,七言诗的格律韵声。
诗,词,对联必须押韵,押韵的基本规则是脚韵,亦称陕音的四声符押韵。我这样说很皮毛。头条网上的对联或诗词韵声区别很大,主要头条的好友来自全国各地,语言口音都有很大区别。且各持已见,是难以统一的。以上是本人浅见,仅恭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少与文字打交道。那如何知道对联中的平庂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普通话的四声,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比如万水千山总是情,用平仄表示测是仄仄平平仄仄乎。一般联的上句是仄收,下句则平收。联的上下句不拘韵脚,但平仄很讲究。以万水千山总是情为例,它是联的下句,上句则应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应,这样写出来的联就很工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对联的意义和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上一篇:有什么歌曲到现在为止,你能累积听一千遍,一万遍?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