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玉米青枯病会影响收成吗?一般发生在哪个阶段?
玉米,植株,病害玉米青枯病会影响收成吗?一般发生在哪个阶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玉米青枯病会影响收成吗?一般发生在哪个阶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论是玉米青枯病还是其他什么病害,只要田间发生危害严重时肯定都会影响产量的。其中发生越重对产量影响越大。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腐病,是由土壤中多种病菌都可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玉米青枯病以危害玉米根系和茎秆为主,当根系和茎秆遭受危害,会因为植株蒸腾作用较快,或因为雨后高温,或田间水分供应不足等而使玉米植株上叶片表现出青枯黄枯或青枯黄枯混合发生情况,这样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制造积累的产物降低就会引起减产,当危害严重时,还会直接引起倒伏,造成植株提早枯死,堆产量为害会更重。由于高温高湿是玉米青枯病流星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玉米青枯病一般都是在7-8月间降雨偏多,加之雨后骤晴,玉米抽雄至成熟期间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好时而流行为害。可见发生越早,为害越重,会直接影响玉米散粉受精灌浆,对产量影响最大,而若只是成熟后期或田间零星发生时则基本影响不大。
玉米青枯病由于是土传病害,因此生产上应该重点预防,一旦田间大面积发生为害时药剂也通常是防效不佳,为了减少青枯病为害,玉米不易重茬种植,宜和大豆水稻等轮作种植,可以减少田间病菌防止侵染,同时结合药剂拌种杀菌,玉米进行适当稀植,以增加通风透光,并增施钾肥,做好排水,增强抗病性等,能防止病菌侵染发生。田间发现零星为害时要及时选用多菌灵或苯甲醚菌酯等进行喷淋灌根防治等,以减轻发生为害,避免造成大的产量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危害玉米的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一般为局部地块发生。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往往一旦发病就会连年发生。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生产中难以防治的病害。
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是发病高峰。在9月中旬左右症状最明显。表现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发病初期叶片青灰色干枯,好像是遭霜打了一样,叶片逐渐变黄,茎杆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用手捏玉米杆基部是疏松感觉。可造成整株倒伏。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不易脱粒,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就大大减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一旦得了青枯病肯定会影响产量,严重的话导致绝产。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3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我国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北京等地,均有发生为害,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一大病害。
青枯病发病的轻重与玉米的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田间排灌、气候条件等有关。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又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重。最常见的是雨后天晴,太阳暴晒时发生。
症状表现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于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首先是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病株叶片自上而下呈水渍状,很快变成青灰色枯死,然后逐渐变黄;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
茎部症状
正在加载玉米青枯病
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剖茎检视,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茎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三节,甚至第四节,极易倒折。
叶片症状
主要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二种为主。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该类型主要发生在感病品种上和条件适合时。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该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抗病品种上或环境条件不适合时。青枯、黄枯、茎基腐症状都是根部受害引起。研究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病菌可陆续侵染植株根系造成根腐,致使根腐烂变短,根表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使地上部供水不足,出现青枯或黄枯症状。
茎基腐病发生后期,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瘦,脱粒困难。夏玉米则发生于9月上中旬,一般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久雨乍晴,气温回升快,青枯症状出现较多。在夏玉米生季前期干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一般早播和早熟品种发病重,适期晚播或种植中晚熟品种可延缓和减轻发病。一般平地发病轻,岗地和洼地发病重。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玉米生长健壮的发病轻;而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生长弱的发病重。发病条件
1.雨量 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如在北京地区,凡是7、8月间降雨多,雨量大,玉米青枯病发生就严重,因为此时降雨造成了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的条件,使9月上旬玉米抗性弱的乳熟阶段植株大量发病。
上一篇:婚姻中是不是女人都想的多,男人觉得挺好的,女人却嫌这嫌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