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官渡之战许攸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反遭残忍杀害?
袁绍,自己的,冀州官渡之战许攸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反遭残忍杀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袁绍必须先抓住曹操,而不是听从许攸的建议。不久,许攸一家因违法被留在邺城的沈沛逮捕。许攸怒气冲冲地逃往曹操。许攸了解曹操的情况后,开门见山地说:“你们的军用食品能维持多久?”曹操害怕许攸来询问军队的实际情况,所以他撒谎说他可以用一年。知道曹操在骗他,许攸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你还是告诉我真相吧!”曹操说:“它还能支撑半年。”
看到曹操还在开玩笑,许攸说,“你想打败袁绍吗?如果你想,请告诉我真相。”曹操别无选择,只能说:“这个月只够吃。”许攸见曹操说的是实话,就对他说:“现在你既没有援军,也没有粮食和草。可以说,这是生死攸关。袁军的粮食储存在乌的巢里,虽然有士兵,但他们对它的防范不严。只要你派人去烧他们的食物和草,不出三天,袁军就会被打败。”
曹操命令人们去检查一下,乌的巢穴果然是袁军的粮仓。建安九年,曹操占领冀州,许攸认为他有很高的成就,所以他对曹操视而不见。每次我参加宴会,我都用他的绰号叫曹操,说:“没有我,你得不到”。后来,当许攸离开邺城东门时,他对周围的人说:“没有我,曹操一家就进不了这扇门。”当他的手下告诉曹操这件事时,曹操将他拘留,并最终下令处决他。可以看出,暴露领导人的伤疤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吧。
一是临阵而降,非忠诚之人。虽然许攸在关键的官渡之战对曹操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可谓较大程度上左右了战争的进程,但对于一个在关键时刻叛逃的人,嘴上虽然说很是欣赏和感激,多疑的曹操又怎么可能真正信任他呢。
二是居功自傲,终招杀身之祸。多部史书上都大致有这么一段记述:曹操率军入冀州城,许攸纵马近前,以马鞭指着城门对曹操说:“阿瞒,你不搭帮我,怎能入此门?” 曹操一笑置之,随同将士则悻悻然。
许攸同曹操虽然是“发小”,在书房或客厅叙旧时或可开开玩笑,但在大庭广众面前,彼为首领,你乃下属,岂能直呼小名?何况曹操的人生信条乃“宁教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他当时反应的“一笑”,想必暗藏杀机矣。可惜许攸忘乎所以,浑然不知祸之将至。
自古伴君如伴虎,即使功勋卓著也不可骄傲自满,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朱元璋等等,只有东汉刘秀和北宋赵匡胤还算仁义,没有杀尽功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里面许攸居功自傲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醉酒骂曹因而被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
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立了“功”,但是对于他的人生价值来说,比“卖主求荣”的背叛还要卑劣。
因为家人的犯错在先,为此心生不满,一次,次的出谋划策,搞死袁绍。这样的人,曹操会留着他在身边吗?不杀他,他给别人出谋划策,一样会搞死我曹操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许攸要是有这份心的话,退出游戏,或许可以安度晚年生活无忧。
可是他是一个居功自傲,得意忘形,在曹操胜利后,以为曹操会给自己什么样的封赏,却不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袁绍剿灭之日,就是他死亡临近之期。
或许他的聪明才智已经知道了结局,可是身不由己。要不然,也不会说出“曹阿瞒,没有我,你能得到冀州乎的话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作的呗!
网络配图
《三国演义》中,
首先:许攸本来是袁绍底下的谋士,可是在许攸看来,袁绍不值得效忠,就投靠了曹操,帮曹操灭了袁绍。曹操只会利用他,而不会重用他;因为任何主子都不希望自己的属下背叛自己。
其次:曹操毕竟是一方诸侯了,这么多将士看着自己呢,你张嘴就喊曹阿瞒,还翻出人家偷鸡摸狗的事,你这是要曹操很难看的。
最后:许攸这个人恃才傲物,在袁绍手底下,就跟田丰争来斗去;曹操若收了许攸,他首先不会敬畏自己,有时候还仗着自己聪明,坏曹操的计划。
网络配图
众人都知道,许攸是曹操打败袁绍的功臣,曹操志向远大,不可能直接说杀许攸的话;但是曹操底下的大将许褚做了曹操想做不敢做的事,曹操嘴上惩罚许褚,是做给别人看的,心里对许褚喜欢的不行,才是真实的想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如何去让内向的女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且在生活上开朗起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