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杭州一离异妈妈为女儿花20万“考前冲刺辅导费”,女儿高考失利后把前夫告上法庭, 你怎么看?
孩子,女儿,前夫杭州一离异妈妈为女儿花20万“考前冲刺辅导费”,女儿高考失利后把前夫告上法庭,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结语
综上所述。这位离异的妈妈因为20万的辅导费把前夫告上了法庭,也真的是莽撞了些,但我们不能对这位妈妈太苛责,因为单身妈妈真的是不容易。其实孩子艺考失败也未必是坏事,因为我感觉学习艺术比学习文化课还要讲究天赋。孩子艺术方面的天赋不行,你硬要孩子向艺术方面发展,孩子的成就也是很有限的。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不要逼孩子读书考大学?
今天早晨因为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被授课教师没收的事,我还跟同事开玩笑说:“何必强迫孩子上高中,如果真的学不下去去读个职高或者去学手艺不也不错嘛?
我说的是实话:强迫孩子读书,往往效果很差,家长痛苦孩子也痛苦。题主的问题,也是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
事件概述
据钱江晚报新闻报道: 张某和顾某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两个人的事业曾经都很不错。早早的就在临安有了三套房。 两人有一个女儿。女儿的成绩不好,但是在竹笛这个乐器上,天赋不错。他们决定让女儿学艺。
为了让女儿考上中央级院校,妈妈顾某先后卖掉3套房,跟单位请长病假,带着小王去北京求学。为了能有更多的钱支持女儿去培训,张某于是借钱去炒股,欠下了100多万的债务。因为压力太大,夫妻二人又不能在一起,两人最终协议离婚,小玉选择跟妈妈一起生活。
在今年高考前。为了让小玉考上大学,顾某未经张某允许,给女儿报了一个考前冲刺班。两个月的时间,花了20万。结果高考考下来,小玉还是没有考上。于是顾某认为张某作为小玉的父亲,应该承担培训费的一半10万元。
培养孩子,也需要理性
我不想讨论这件事里谁对谁错,这种讨论没有意义。我想说的是培养孩子要理性。
自己想读书考大学的孩子,不用家长逼迫。对读书实在没兴趣的孩子,家长真的不用拼命逼迫。
家长逼孩子读书,为了什么?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孩子今后生活无忧吧?3套房子,20万存款,够很多人挣一辈子了吧?与其卖掉最后打水漂,不如留给孩子做启动资金吧。孩子的兴趣不在学习上,却有可能在其它事情上,没必要在高考这棵树上吊死。
我某个学生,读书不行,但爱做菜,现在才25岁已经是名厨了,月入过2万。
比读书考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读书考大学是很好的出路,但是本科录取率尚不到40%(平均录取率),所以家长们必须转变思路。如果孩子是读书的材料,那必须好好读,如果不是,何不换条路走?
比读书考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如努力的习惯,持之以恒的习惯。
习惯养好了,受益一生。
我是小七,乐于与大家交流。衷心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评论和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不幸,这个妈妈又一次交了智商税,其实很多辅导班打着考前冲刺的旗号,最后的实际效果都收效甚微,除非这个辅导班能弄到高考的原题和答案,否则对于一个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出色的学生来说,想要在考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是天方夜谭,如果他成功了,那么这个社会就失败了。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最近特别火的量子波动速读,居然还有人相信,五分钟能读10万个字,而且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些家长当中,居然还有硕士毕业,也不知道当年他的毕业证是怎么拿到的。
这些事件都反映出了当代父母极度的焦虑,尤其是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更是空前的焦虑,很多的父母比孩子还要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问题,以后的教育问题,以后的所有问题,这些父母似乎有一种强迫症。
他们总是会认为,如果他不去担心和焦虑孩子的问题,孩子就会永远也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开始盲目地做着各种活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帮助孩子从各方面去提高,这种盲目的活动,盲目的付出,正中了骗子的下怀,所以很多教育辅导机构都是利用父母的这种焦虑心理,去贩卖课程,发家致富。
在这件事情当中还涉及到了中国家庭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离异家庭,妈妈的做法啊,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最起码这种事情你应该和前夫商量一下,如果在没有商量的前提下,自己单方面做主,那最后承担责任只能由单方面承担。
不过这个母亲其实也是挺可怜的,自己带着一个女儿生活,当然希望女儿能够有出息,出人头地,所以不惜把自己的继续砸了进去,虽然是盲目,但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希望我们中国的广大父母能够理性的对待孩子的人生选择,更要理性的去爱孩子,去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我要走捷径,走捷径走多了,必然会走到坑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青青紫看大学,看完了相关报道后,对这家的女儿,表示悲哀,摊上了这样一个没有理智的疯狂妈妈。不知此事过后,她要以何种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心智会不会受到影响,发生扭曲?好好的一个孩子,可能就这样给毁了。这也给我们广大高考的家长敲响了警钟:名校固然重要,孩子更重要。
杭州离异妈妈犯的错误在于,家庭教育定位偏离
很多家长都有这种心理: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家里砸锅卖铁都得支持。青青想说的是,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当越过了雷池,就再不是孩子的兴趣特长问题,而是一个家的生存问题。当家不成家,夫妻失和,负债连连,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保障不了的时候,谈何培养出一个心智健全,各方优秀的大学生?家庭教育,你得先有家,才有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