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许孩子输,到底好不好?
孩子,输赢,自己的不许孩子输,到底好不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不许孩子输?难道你自己每次都赢?
孩子的性格都是被父母影响的,父母焦虑他们就紧张,所以没必要在家里就制造紧张氛围。对面挑战,陪孩子一起认真准备,积极面对,结果如何其实不重要,努力的过程才值得回味。
一山更有一山高,这个世界上厉害的孩子多了去了,怎么可能每次都赢,你不许孩子输,那自己是不是天才?如果不是,那就不要强迫孩子每次都赢。重要的是努力的态度就很好了。
人生是一场长跑,笑到最后的才算赢,小孩子阶段赢和输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很多时候还有“运气”的因素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根本不是孩子努力就可以的,所以,需要看开一点,宽容一点 ,给孩子自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有输有赢,有起有落。我的孩子我从不害怕他输,我只担心他能否坦然面对输赢。输了多鼓励,赢了要提醒他别骄傲。我经常跟他说,哪怕以后你就是去扫大街,捡垃圾,你都是我的骄傲。因为你是凭自己的双手劳动在吃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许孩子输,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社会若只有精英才有前途,会迫使父母不顾自己和孩子的条件,想方设法把孩子变成精英。但人人成为精英是不可能的,愿父母让孩子自主选择。” 这是复旦大学一教授所讲的话。
可以看出,我们为人父母的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每个家长付出了就有很好的收获。就像教授说的那样,人人都成精英那是不可能的事,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天赋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孩子兴趣投其所好,在背后支持他,这是我们助他成功的最好帮助!
如何正确看待“输赢”
古人云“输赢乃兵家常事”。我们要把输赢看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1、大胆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竞争意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动精神,也就是“我要学,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学,要我做”。这种主动不仅是幼儿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内在动力,也是幼儿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爱着,特别是爷爷奶奶,恨不得什么都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养成惟我独尊的个性,难免在今后的社会中受挫。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必须得“硬”起心肠,只要孩子能做的就不帮他做,只要孩子能说的就不代替他说,把孩子推到前面而不是扶着、抱着他,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意识到:一切都得依靠自己,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2、提高效率,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竞争既要强调实力,又要讲求实效。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幼儿惜时、守时、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意识和习惯。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成人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比如:放学回家,他先要完成作业才能玩,晚上再精彩的电视节目也不能多看,到了规定的时间就要上床睡觉。慢慢地,等他长大了一点后,就让他自己安排作息时间,并督促他执行。有时,孩子马虎偷懒了,也给他一些小小的惩罚,让他感受到“如果不抓紧时间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事实,进而接受教训,逐渐形成时效观念。
3、正视输赢,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
竞争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的,怎样正确对待输赢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竞争行为,因此竞争最终将是意志力的较量。一般来说,一个人经受的考验越多,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越大,意志就会磨练得越坚强,也越不害怕竞争。 输赢是我们一生中必须去面对的问题,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不让他们正确面对输赢。要让孩子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让他们知道赢了不能骄傲,输了不能气馁,这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如果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的承受挫折能力会很差。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培养幼儿从小就有竞争意识,不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让幼儿从小懂得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才能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上利于不败之地!
教育孩子是一个伟大而又漫长的长征路。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寻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让孩子面对失败的情绪,肯定是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利的。
我一个做大学老师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大学招生,成绩都是次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最怕的不是招到差生,是招到马加爵之类的学生。
上一篇:想自制鱼竿,用什么品种的竹子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