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灌溉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稻米,品质,粳稻灌溉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灌溉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湖南省优质稻生产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理论研究课 题协作组资料,他们通过3年试验,设置全期有水(返青至 成熟保持水层)、中期晒田、后期落干、全期湿润、全期落干 (返青至成熟一直不灌水)5种处理,研究了灌溉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对礙米品质的影响:灌溉水分不足的条件下,碾米品质变劣。 早稻的结果 是:在“全期有水”处理中,杂交水稻湘优102的出糙率为80。8%,精米率为78。 15%,整精米率为65。
15% ;而“全期 湿润”处理中,则相应为79。 5%、77。 8%、62。 0%。晚稻的 结果是:“全期有水”处理中,湘优102的精米率为66。 5%, 整精米率为48。
2%,精米千粒重为23。 3克;而“全期湿润”处理,整精米率仅42。 7%,精米千粒重22。 0克;“全期落 干”处理,精米率虽达59。 4%,但整精米率却锐减至 14。4%,精米千粒重减至21。
0克。由此看出,灌溉水分不 足,对最具经济价值的整精米率影响最大,对精米千粒重 的影响也很显著。 对稻米垩白的影响:灌溉水量少的处理,稻米垩白增加。杂交水稻湘优 102“全期有水”处理(全期土壤平均含水量57。
79%),垩 白面积为3。 52级;“后期湿润”处理(全期土壤平均含水量 49。40% )为3。 96级;“后期落干”处理(全期土壤平均含水量42。 96%)为4。 11级;“全期湿润”处理(全期土壤平均含水量48。
13%)为5。 22级。对蒸煮品质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稻米糊化温度随灌水量减少而相应下降(级别提高), 其影响程度晚稻大于早稻。同时,灌溉水量减少时稻米直 链淀粉含量降低,如杂交晚稻L301 xR29“全期有水”处理 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6。
7% , “中期晒田”处理为24。 8%, “后期落干”处理为22。 7%。灌溉水量减少时稻米蛋白质含量减少,杂交稻湘优 102作晚稻种植,“全期有水”处理蛋白质含量为6。
74%,“后期湿润”处理为6。44% , “后期落干”处理为6。31%, “全期湿润”处理仅为6。 01%。总的来讲,稻田水分供应不足时,稻米的碾米品质、外 观品质、营养品质均表现下降,同时不利于高产,因此,优 质稻栽培中,应保证充足的供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乡村迹象
水稻从栽培到消费食用要经过生产、收获、干燥、贮藏加工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对米质产生影响。稻米品质是在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籽粒灌浆充实过程中复杂的生理代谢变化而形成的。因此,不同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稻米品质变化较大。
影响稻米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品种遗传特性,同时地域环境和栽培技术、收获加工质量等的影响也较大。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环境和栽培因素有:气象生态(温度、光照)、土壤质地肥力、灌溉水质、农艺措施等。气候因素中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肥料、水分。
灌浆结实期气象生态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温度和光照方面。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对整精米率的贡献率温度约占88%,光照约占7%。北方粳稻灌浆结实期最适宜温度为21.5~26℃,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良好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形成。较大的温度日差和适中的相对湿度(75%~90%)有利于碾米品质的提高。因此,北方粳稻采取早育秧、育壮秧、浅水增温、科学灌溉和适时收获等技术可以提高米质。
土壤类型不同米质也有差异,一般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盐碱地生产的粳稻食味明显好于泥炭土、草炭土生产的粳稻。草炭土有机质含量过高,土壤透气性差,生产的稻米食味差。
天然无污染灌溉用地表水种植的粳稻,米质明显优于井水灌溉种植的米质,因为江、河、湖和水库来源的灌溉水,温度高、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含氧量高,有利于北方粳稻的生长发育;井水灌溉时必须采取增温措施。水层管理做到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浅水灌溉。
灌浆成熟期做到干湿适宜,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
施肥对粳稻的整精米率、垩白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等有很大影响。运用平衡施肥技术控制氮肥、磷肥、钾肥比例和穗肥、粒肥的施用。生产优质食味稻米的关键在于掌握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氮素施用量,而且通过生育期间的氮素诊断,适当控制开花、乳熟期的氮素吸收。
上一篇:泰安人都喜欢喝什么牌子的啤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