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岁的姑娘从幼儿园回来说他们班有个同学家特别富有,这么小就开始攀比遇到这事怎么办?
孩子,自己的,家长5岁的姑娘从幼儿园回来说他们班有个同学家特别富有,这么小就开始攀比遇到这事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只是单纯的想分享一下他获知的新信息。不要玻璃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只回一句话: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怎麼辦?做父母的好好反省下自己為什麼這麼窮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耐心教育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尚小,还不足以上升到“攀比”的高度,她甚至还不能真正理解“富有”的含义,家长的反应有些过度了!
我小儿子刚学会说话没多久,有一天,他对着我一本正经的说:“我爸爸真是诡计多端!”小小年纪,量他如何好学也是无法理解“诡计多端”的真实含义的,仔细想想就知道了,那些天我大儿子背成语注释,他听的多了就记住了,如此而已!
孩子能说出她自己的判断,和她所听到的信息有很大的关系,消息来源于何处才是关键的问题,是做父母平时的讨论中多次提及“富有”这个词,还是幼儿园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家庭有所议论?这个才应该引起关注,父母的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谨言慎行!孩子幼儿时期喜欢对成人的行为言语模仿,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我姐姐曾经任林业局部门领导,告诫孩子低调,不要告诉别人妈妈是干什么的。孩子班上的一个小男孩特别喜欢她,总是趁她不注意时悄悄抱她一下。孩子们才上一年级,告诉老师也纠正不了男孩的行为。
有一回又遇到这种事情,我家小姑娘生气的大声说:“本来我不想说我妈妈是干什么的,我妈妈可是林业局的领导,她那里有很多虫子,我拿过来咬你!”
小男孩吓哭了,下午非拉着妈妈找老师,保证以后再不“欺负”女生,只要我家孩子不能往学校带虫子。其实,孩子们在意的不是“领导”,仅仅是“虫子”!
成年人总是以自己的理解去揣摩孩子的行为和语言,殊不知孩子表达的意思浅显直白,根本就没有深刻的含义。
是我们想多了!
所以,孩子的话不必危言耸听,她且说,你且听,别对内容做过多的理解!也许,在孩子眼里,能拥有一个她没有的芭比娃娃就是富有!再或者,孩子们交谈过程中,我说我家有一个玩具屋,里边装满了玩具,他就说他家有十个玩具屋,里边装的全是车!
也许,这也是富有吧!
你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5岁孩子的攀比行为很正常。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对他的赞扬、奖赏,都是在鼓励他跟别人比。
家长常说,你应该这样做,你不能退步,要向优秀的孩子学习,凡此种种,不对比怎么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呢?
攀比心理每个人都有,一味的攀比容易导致虚荣心过盛,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过来,如果孩子没有攀比心,对什么都无所谓,也就缺乏了努力的动力,所以,家长适度的引导才是根本。
“不能亏待孩子”,孩子就习惯了被满足。
许多父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别说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好多家庭并不富裕,也是自己紧衣缩食,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
本着“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孩子也要有”的原则,生怕孩子被别人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由被动的“比”变成主动的“比”,提的要求越来越分,稍不满足就不依不饶。
家长爱攀比、爱显摆,培养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去年暑假时,一个同事带孩子来单位,孩子脚上的耐克鞋被另一个同事认出来:这双鞋要3000多呢,还是限量版!
引得同事们纷纷围观,并夸赞:贵的就是贵的,穿上就是不一样。
孩子从妈妈眼里看出了神气,从阿姨们眼里看出了羡慕,虚荣、攀比心理便在心里发了芽。
如果遇到比自己家条件更好的,孩子就会主动去比较,并向父母提要求,满足他的虚荣心。
金星说到:“孩子是单纯的,只知道天气冷了我要加衣服,如果大人不去说,孩子根本没有名牌意识,孩子穿名牌只不过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
所以,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都是大人培养出来的。
家长不唯物质论,孩子才不会把注意力都放在物质上
孩子的攀比心理之所以不像大人一样有节制,是因为他还没有自己的价值观。
在家长的宠溺下,孩子自然而然地觉得父母满足自己就是爱自己,不满足就是不爱。
上一篇:膝盖前面僵后窝处可以拉直,后窝出拉不直前面骨头就灵活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