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志中如何评价诸葛亮?
蜀汉,陈寿,评价三国志中如何评价诸葛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志中如何评价诸葛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三国蜀汉丞相,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很多人是从《三国演义》中认识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运筹帷幄、智慧过人,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演义小说,大背景是历史,有些情节是小说家言。那么在历史上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呢?
西晋史学家陈寿写了一部《三国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那么《三国志》中是怎样评价诸葛亮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中队诸葛亮的评价。有的人对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不高,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三国志》惜墨如金、失之简略,全书中只有八个人单独成传。诸葛亮就是这单独成传的八人之一。
所以《三国志》中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是个有名气军师,遇才难展主、要是跟了一个没运气的主公,完成不了天下统一大业,后辅刘备辶子更没用,,后期身体病症用心大多而力所不及,最后留下遗憾的心事,死后一计,无中生有用来防备追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个问题,在陈寿的《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就可得出答案。
陈寿身为晋臣,要为诸葛亮写传记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因为诸葛亮是魏晋的对立势力,又和晋朝的老祖宗司马懿交过手,诸葛亮和司马氏政权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当时的晋王朝又是封建专制的家天下,君主十分注意臣子对自己的效忠。陈寿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在编辑《三国志 诸葛亮传》的时候,不得不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陈寿在诸葛亮传中写到:“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 后,又在《诸葛亮传》中加写道:“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可以看出陈寿在写《诸葛亮传》的时候,内心是充满矛盾和挣扎的。虽然如此,但这依旧不妨碍诸葛亮是整个《三国志》的人臣中传记里规格最高的一个。
《三国志 诸葛亮传》总共6千字左右,加上裴松之的注则是万字大传。在《蜀书》里诸葛亮排名第五,前四都是帝王家谱,也就是说,除了皇亲国戚,就是诸葛亮了,其地位甚至高于关张赵马黄等人。 陈寿写《三国志》时,惜墨如金、失之简略,全书中只有八个人单独成传,这八个人分别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蜀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大帝孙权、陆逊,其中六个人是皇帝。 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在中国的官修史书中普通人的传记是根据每个人的生平来写的,里面除了君王以外,大多数臣子都是和别人一起列传,陈寿肯为身为人臣的诸葛亮单独立传,并花大笔墨来记叙他们的生平为人,这本身就是陈寿对诸葛亮功业影响的极大肯定。 传的最后的评论也表明作者的态度,这是一项来自太史公的优良传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