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懂平仄就不能写诗了吗?
平仄,格律,诗歌不懂平仄就不能写诗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可以分成古体诗、现代诗。古诗又有七律和绝句。写诗最根本的要求是押韵。当然注重平仄就更符合古诗的要求了。随着汉语字音的发展和演变,古音和当今的发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我们朗读一些经典古体诗时,好像并不符合平仄规律,甚至一些古诗都不押韵。其主要原因就是文字读音的古今变化。古音在一些南方方言中还保留着,因此朗诵古诗用南方方言更能体现其韵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没有格律,也没有词牌。
格律和词牌,都是古人先贤将诗词总结之后定下的,是先有的诗词,后有的格律词牌。
格律起自南北朝齐梁时代,是一种规则化的东西,但是在这之前也有汉赋楚辞之美,古体诗歌之赞,就算是诗仙李白,也不尽是平仄和律的今体诗,而像蜀道难,将进酒,都是古体诗中的杂言诗。
而像词牌,更是先有了好词,后人仿效之,才变成了词牌。
诗词歌赋,有感而发,凡由心来,皆是妙叶。
格律词牌都是人定,代表了规矩,却也限制了自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的诗是看重意境,平仄只不过摆设罢了,就好比一个人,外表很好看,内心一片空白,没有思想,空有一副好皮囊,有什么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诗久了,必定会去学习平仄,我初中二即写诗词,不懂平仄,只湊字数和押韵(普通话里的韵母),语文老师也不懂。到了高中,那新的语文老师是位大家闺秀,她说了格律,说很难掌握和运用。我信了,写诗不懂平仄和古韵,写出来的是打油诗。但是,老师又告诉我,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白话诗不按这个规则,字数,行数都没有限制,《语文》课本上贺敬之写的《回延安》就是一首很好的新体诗,风格模仿陕西民间的信天游。还有光未然为《黄河大合唱》写的歌词更是一首气吞山河的长诗,其价值超过李白的《蜀道难》,还有当时《人民日报》上登载的艾青,藏克家,袁水拍,郭小川的诗歌都是写得很好的诗,其艺术水平不亚于唐诗宋词,只不过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我因此也写了大量的现代诗,但发表的很少,与格律诗差不多,业余作者而已,但关键在于热爱,学习,实践,走正路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写诗,是为了自己抒发感情的,不是叫别人看的;你要是想叫别人看,那你就守点规则。诗不是读的,是吟的,那么要吟就要有调,有高底长短之分,也就出来平仄,有的字词为了守平仄而没有用,反而用了别的字词代替,却意思表达不准确,故表达其意为第一,其次再尽量符合规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倒不是。诗歌的体裁很多,包括如下众多体裁:
1、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3、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 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4、曲。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5、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格律诗、词对平仄有严格要求,其它诗歌体裁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现代诗不需要平仄对丈!
上一篇:饲料包谷到什么时候可以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