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八十回?
红楼梦,作者,原著《红楼梦》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八十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丘高高不过高山,月亮压不过太阳。终有人指出其丑陋的真面目。
说了这么多,我认为曹雪芹是写完《石头记》的,只是其凌角,诗词尚需打磨完善就被乾隆和坤抄家或者欺骗走了,从而在全国有可能专门为此有过一个清剿过程,大部被销毁,幸存的,要么远飘海外,乾隆鞭长莫及,要么隐藏很深,被有心人存了下来,而程高奉乾隆旨意,以假乱真,褴竽充数,没有乾隆的旨意这两个奴才怎敢乱写批语,这也是程高夲中无批语的主要原因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文字狱是后半部失佚的主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非常争议的话题。周汝昌老先生说,曹雪芹写完了,全书是108回,据说后面的手稿遗失了。不过,也有可能是他故意不写完,这样大家都会来猜结局,这本书才会更火。
对于《红楼梦》这本书而言,也许没有结局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公之所以只写了八十回是有原因的。
一是八十回后的文字牵扯到家族兴亡,必然会影射到朝廷.有忌讳,怕文字狱引火烧身不敢写。因此才在《红楼梦》判词和曲子中预先暗示了最终结局,以供后人想象和猜测,比实写出来效果要好得多。就象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在没断臂之前没有多少人注意她,而恰恰是在她断臂之后才成为奇世珍品,曹公可能深谙此道吧。
二是由于曹公晚年饥寒交迫,食不饱肚,衣不裹腹。没有精力和时间再继续写作下去,只好在判词和曲子中作一交待,暗示故事的最后结局。当然了,作者除了完整地写作完八十回后,可能还写了一部分草稿,只好抛弃不用了。这部分草稿很可能就是程伟元和高鹗在旧书摊上得到的残稿也未可知。
以上只是一些推断,另外还有两点证据可以证明作者是没有写完。
一是脂砚斋的批注说作者壬午除夕书未完泪尽而逝。
二是作者经常拿姐妹们的诗词做谶语。象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里,史湘云做的《点绛唇》的谜语就已径告诉人们后文无法再写了。原词如下:
沟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这首词就暗示后面的文章终究是难以再继续写下去了。李纨说史湘云做个谜语也刁钻古怪的,正是这一怪,恰巧隐藏了极深的含意。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写了前八十回,未完而逝,实是千古遗憾。
从《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可以看出书中主要人物的交代、出场和表演大幕已展开,“金陵十二钗”以及围绕她们而展开的贾府“赫赫扬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气氛已经铺就。 由此可见,曹雪芹的设想,是不止八十回的。
从《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可以看出书中主要人物的交代、出场和表演大幕已展开,“金陵十二钗”以及围绕她们而展开的贾府“赫赫扬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气氛已经铺就。 由此可见,曹雪芹的设想,是不止八十回的。
由于牵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经操家整肃后的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晚年的曹雪芹一家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过着“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困窘日子。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曹雪芹幼儿罹患天花夭折,使他陷入深深的悲伤中,后来也一病不起,最终经不起摧残郁郁而终。 曹雪芹将不完整的《红楼梦》留给我们,同时留给我们千古遗憾。
虽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只写了前八十回,但全书思想和基本内容,前八十回中已经基本完成,框架已经定型,朝着“树倒猢狲散”、“落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目标,曹家离“忽喇喇大厦倾”已为期不远。
从不同时期版本的手抄本,我们不难看出,这前八十回,也不是成稿。因为曹雪芹对自己的作品一改再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不是虚言。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曹雪芹为我们留下了不完整的《红楼梦》,何尝不是这样?这也许是天意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过,书中的贾宝玉要真是作者的话,能够写到八十回,他的意志够坚强的了。一个人从磨难中走到成功,他的精神行为是向上的。而作者由天堂一下子坠到地狱,又没有翻盘的机会,他是在写作中心痛死的。象贾宝玉这样的公子哥能活到四十六岁已是奇迹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