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八十回?
红楼梦,作者,原著《红楼梦》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八十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作者为什么只写了八十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雪芹还未写完红楼梦就去世了,所以只有前八十回,曹雪芹先生并未给红楼梦写下结局,这是个历史迷局,也有说这是曹雪芹的留笔,而高鹗的续写是另一种结局,两种据说已经分出高下的创作,在每位读者读来都有不同感受,所以现在才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
前八十回是经过曹雪芹多次修改、订正的,字字句句都是精华。后人也曾多次续写红楼梦,所以出现了多个版本。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但其结尾也颇受争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雪芹写《红楼梦》前80回,是精彩的艺术处理,并不是曹雪芹因故没写完,而是作者有意为之,让作品停留在最惊艳光辉的时段,如维纳斯雕塑作品一样,达到残缺的完美的艺术效果。反而,后40回续写,是画蛇添足,破坏了曹雪芹诗般的艺术境界
据考证,曹雪芹用三年的时间就写完了红楼梦前80回,然后以后的十年,再没写一个字的后续文字,只不断的把前80回改来改去。
经过研究,我认为曹雪芹只写80回《红楼梦》,是出于以下几个考虑:
一、躲避文字狱。书中“贾雨村”(假语撑),“甄士隐”(真事隐),已经把这方面的顾虑讲清楚了。
二、悬念的艺术处理。吸收国画“空白”的艺术手法,书中每个人物的结局己经巧妙地含在前80回诸多情节里,无须再写下去,留下许多迷语让读者自己去猜想,更增作品的趣味性艺术性。比如,贾宝玉游幻境时看到的正册、副册、又副册里的诸多谒语,就是明证。
三、精力与成本考量。当时社会,笔墨是奢侈品,何况曹雪芹生活穷困,该节约时就节约。
四、不忍心写。曹雪芹深爱大观园里的“仙子”们,不忍心用笔墨来描写她们的悲惨遭遇,像妙玉湘云两人惨不忍睹。
(蒋荣清,2019.10.2)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非常争议的话题。周汝昌老先生说,曹雪芹写完了,全书是108回,据说后面的手稿遗失了。不过,也有可能是他故意不写完,这样大家都会来猜结局,这本书才会更火。
对于《红楼梦》这本书而言,也许没有结局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部《红楼梦》,千万红楼迷,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罕世奇观。一部小说,一横空出世,人们便以秘密传抄的方式在小圈子内传播,以至到贵族大家以拥有《红楼梦》为贵,到乾隆五十八年由程高续书的宫廷书印刷体《红楼梦》还卖到数十金一部,可见其影响至大。当时文人圈子中有“文人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奇观。更为希奇的是,今日出几回,明日出几回,作者也躲躲藏藏,吞吞吐吐,绕了几个弯但还是说出作者是曹雪芹,即使这样若大个中国由脂砚斋批的《石头记》(程高夲未出之前)保藏到现在的的仅有十几个版本,大多是残缺不全,而且仅有80回,再看通行夲120回与前80回的艺术造诣和文笔有天壤之别,直到胡适看出其中端倪,指出后40回是高鄂等所续,后经有志于此的红学家,几经接力,有的倾其一生在研究《红楼梦》为之熬的白发苍苍,齿落精衰,也没有探出个真缔,还为此形成多个派别争吵不休。甚至今天又冒出所谓的作者是谁争吵,荒唐到不伦不类的地步。一那么作者到底是谁?二为什么前80回与后40回相距甚远?三作者到底写完没写完《红楼梦》?四真正的作者为什么不写完,只写了80回如写完后半部又到那里去了?五为什么开始《石头记》不能公开出售?六而到了乾隆未期却又由宫廷印刷公开出售?七高鄂为什么在续完《红楼梦》后突然中举,高官厚禄随之而来呢?八《石头记》又怎么变成《红楼梦》呢?九《石头记》究竟是部什么书?十这桩公案到底怎么了?可以说,到目前一样也没有准确的答案,故在此也只能人芸亦芸作个臆想!
这十问中第四问便是该回答的。我们按照写作常识去思考,好作者都是先打腹稿,再立提纲,然后再创作作品,《石头记》号称千古之谜,看她的难度是,它夲是一个有提纲的作品,前80回,环环相扣,层层叠加,纹丝不乱,连脂砚斋知其内涵的都说曹雪芹写作手法高妙,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样一个高明的作家,竟在故事的高潮将来之际,却戛然而止?让人不可思意?
但如果你读懂了清朝的文字狱后也许会有启。
清王朝为防汉民族知识分子造反,制造了空前绝后的文字狱,就明白了为什么作者如此畏首畏尾?我前文说过,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文字狱猖狂的朝代,时间最长,为祸最烈,制造的冤假错案最多,其数字是延绵长达130多年,有史记载的文字狱案件顺治时是13起,康熙时是20起,雍正时是20起,乾隆时是130起。
文字狱为祸之烈自雍正始,至乾隆结。平均一年要搞两起冤狱,有的荒唐到“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自然风光描写也被诬为有意嘲讽满清贵族,甚至有人写“维止”二字也被诬要杀雍正的头的荒唐事来。
而《石头记》却正是在描写青春男女,风花雪月下捂的很严的伤时骂世之书,能在那么严酷的文字狱下存活下来已是侥幸了。
再者曹雪芹在第五回中已将全书的提纲告诉了读者,也许他预感到祸将至,即使他写完了全书也可能被人篡改删除,故他设了一个大套,将提纲前置,这样用神话这种最吸引人的方式明白无误地指出“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这样即使有人做手脚,也逃不出他画的纲线,否则就原形毕露,后来果如曹雪芹所料,程伟元和高鄂狼狈为奸在乾隆和坤的支持下,对《石头记》削删篡改,一个程高伪续的《红楼梦》出台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