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育儿观念起冲突,如何处理不伤老人的心?
老人,孩子,自己的育儿观念起冲突,如何处理不伤老人的心?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育儿观念起冲突,如何处理不伤老人的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家出发点都是好的,一家人都沟通,互相理解包容,问题都能很好地解释处理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便看到一个新闻,杭州的李女士(化名)在周五早上看到孩子的作业本未带,便匆忙把作业本送到学校,到学校时老师却告诉她孩子根本就没有来学校。
李女士顿时慌乱,忙打孩子的电话手表,奶奶的电话,都无人接听。学校老师赶快报警。配合电话手表的定位功能,并在民警的帮助下终于找回了孩子跟奶奶。
了解事实真相后,原来是前一天晚上孩子在做作业时被妈妈骂了几句,婆婆心疼孙子,便带孩子离家出走。
这便是育儿观念冲突的较为严重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祖辈与孩子父母的育儿观念存在冲突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处置不当则伤害家庭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育儿观念起冲突的危害
祖辈与孩子父母的育儿观念冲突是很普遍的现象,祖辈可能存在着传统的育儿教育,而父母则通过书籍等自我积累了育儿知识,构建了自己的育儿观念,使得在具体的育儿过程中存在冲突。其实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可能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谁的方式更好的区别。
伤害家庭关系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发生冲突,可能会伤害家庭关系。像上述所举的例子便是一个较为极端的案例。生活中许多婆媳关系紧张,其实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育儿教观冲突造成的。
对孩子带来危害
育儿观念起冲突时,如果双方坚持已见,会让孩子也无所适从,分不清对错是非,学不到规则、界限,在生活形成了察言观色的习惯,会导致在成长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接受规则,反而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育儿观念起冲突,如何处理不伤老人的心?
我认为要避免育儿观念起冲突,两代人之间要沟通好,统一认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并在育儿过程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例如孩子的学习可由父母负责,孩子的饮食等可由爷爷、奶奶负责。如果出现冲突时,当时并不要干涉,可以事后沟通。
如果事后沟通还解决不了,双方可以搞一场辩论赛,这样将冲突采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化解,并且通过辩论可以不考虑伤害家庭关系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进而能够进一步达成共识。
总之,育儿过程中要多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两代人之间便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处于一种互补合作关系,当存在冲突时,也能够及时解决,不会伤老人的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点赞@育儿有故事,我们与您在育儿路上一起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退休后,自己每天打打太极,溜溜弯不好吗,既然他们愿意贡献自己的时间来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就不能一边期望老人分担带娃,一边又抱怨老人育儿观念老旧,这样有脾气的老人也会心生委屈,久而久之易产生矛盾!
那么首先对老人的付出给予肯定并表示感恩,可以说“多亏了您,宝宝才养得这么好”,“如果没有您,我和他爸也不能这么投入工作了”,这样不但能让老人开心,有个好的沟通前提;而且能够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成长为有感恩之心的人。如果连他们的付出你都要否定的话,不但昧了自己良心,也伤了他们的心,损人不利已的事何必为之。
如果我们对于自己所理解的育儿问题有足够自信,那么可以委婉的说出,如果担心自己无法说服父母,可以拿那些权威人士的的视频和育儿书籍,和父母一起来看,交流和讨论,看看父母怎么看,毕竟自己和父母对宝宝的爱都是最真挚的,都希望宝宝好,可能父母对孩子会稍有娇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没有必要上纲上线,把关系搞僵。父母也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观念,当出现冲突时,不要急于指责父母,忽略他们先前所有付出,和父母进行坦诚的交流往往比含蓄的暗示或无声地抗议而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更有益。
如果年轻的父母有一方是全职在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育儿理念去养育孩子,如果双方都要出去工作,没有办法亲自带孩子,那么这种情况下,老人愿意来帮忙还是需要感恩的,在和父母友好相处的同时,在关键问题上对宝宝做出正确的引导。这样家庭才会越来越和谐,宝宝也会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间能冲淡一切,一家人,都能互相理解,没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得看你具体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情景中,分情况看待。
1.夫妻双方都上班,老人帮忙带孩子。
上一篇:东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和西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