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怕犯错的孩子胆小唯唯诺诺,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面对失败?
孩子,自己的,爸爸怕犯错的孩子胆小唯唯诺诺,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面对失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怕犯错的孩子胆小唯唯诺诺,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面对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也两个孩子的父亲,谈谈我的体会。
也许我不是一个很合格的父亲,因为每个人️成长都离不开自己的时代背景,像我们父辈那时国家一穷二白,而且是农村,可想而知生活的艰辛,等到我们80后这一代,改革开放时代发展……都离不开自己️原生家庭,父母如何关系到孩子如何,好的父母比好的老师还重要,所以,当这个问题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身为父亲️哟,最重要的是我需要怎样面对,我的态度就是最好的答案,所以,提高自己️品德,理解孩子️难处,站在孩子️角度看待问题,这当中,首先自己面对失败的时候是怎样?就给孩子讲讲,不气馁是最起码的,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这也很重要,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给孩子分析一下,然后抱抱她……给她爱❤️力量信心,愿每个家长努力提高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加油中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很多孩子面对挑战的时候,特别容易的放弃,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挑战”是一个带有积极意义意味的词,大部分人都愿意尝试自我挑战,包括孩子,也包括上面的孩子东东。
面对自我挑战,有的孩子内心笃定,不轻言放弃,直到实现目标为止;但是,有的孩子却非常容易的放弃,他可能会选择放弃继续挑战;有的孩子不但会对自己发脾气,也会对身边的大人发脾气。
面对挑战,孩子们这些不一样的反应,是孩子是由孩子天生的气质所决定吗?难道是不能改变了吗?答案是:不是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不愿意接受挑战的原因。
第一点,也是最直观的,就是孩子压根就不喜欢做那件事情
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做那件事情,作为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不能够把自己主观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比如说,家长们给孩子报的的一些兴趣班,要是孩子们真的不喜欢,家长们就不要强迫,大可以不报,或者再为孩子找其他的兴趣。比如说,学校布置的一些作业,即便是孩子不喜欢,畏难,那么家长也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积极地去做。
第二点,既然是挑战,也就意味着和孩子当下的能力是不相匹配的,有的孩子想要放弃也是自然的
原因很简单,孩子如果去做,他就害怕失败,而且一旦失败,他又担心别人可能会嘲笑他,所以在尝试之前,他就决定放弃了,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呢,我们可以尝试着培养孩子的想法,带领孩子从多个一个角度来思考。
国外有一个儿童心理学家斯坦纳,他提出孩子在天生气质上,有的孩子相对于偏向于执拗的,不太容易变通,有的孩子的话,他是乐于在变化中成长的。
性格偏向于执拗的这些孩子,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是比不过人家的,所以他觉得如果做不到的话,那还不如放弃,他们面对挑战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做容易的事情。而乐于在变化中成长的那部分孩子,他们会觉得越是有挑战的东西,他们就越能够使自己变的聪明,所以即便是他们遇到了挫折,他们也是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进行改善的。
人们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家长是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去改变呢?不是的!我们其实可以尝试从以下3个方面着将这些性格气质相对偏向于避重就轻的孩子,培养成为成长型心态的孩子。
孩子不自信?怕失败?对孩子说“加油,你不可以输”是没用的
首先:是家长的信念
孩子们的信念很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家长的言语的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被我们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行为,平时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随机抽取的学生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实验前被告知是好学生的人,在跟踪测试里按着老师的暗示真的变得越来越好,而相反,被告知品行等不佳的学生,也按照这老师的暗示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对塑造孩子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在《如何规划你的一年》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信念”这个词,它说到,不光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每个人对自己不同的信念也会造就不同的自己。比如说,我觉得我自己是可以瘦下来的,然后奔着这个目标,我每天坚持锻炼,三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真的瘦了10斤,我们会发现,除了坚持,信念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其次,家长需要改变赞赏孩子的方式
如果,孩子在寒假里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正本数学书预习完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夸他呢?是直接夸他“哇,你真棒”呢,还是去夸他“完成这件事情,对你来讲难度这么大,你能坚持做,做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那么的用心,妈妈真佩服你”呢,大家会在这两个当中选哪一个呢?我相信当然是后者啦。
又比如,大班的小林在画画的时候,突然间把蜡笔涂到了外面,怎么也擦不干净,所以他特别的懊恼,开始对自己和爸爸妈妈发脾气,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样说呢,是说“没关系,没关系,下次再画过”吗,还是说“你特别不希望把“小红”跑出去,因为这样看起来你觉得不舒服”呢。我想,当然是后者,先对孩子进行共情了。
再次,可以尝试着鼓励孩子们自我挑战
比如说,每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让孩子不要尝试先求助最容易的方法,而是去找最困难的方法,但是却最能够给孩子带来成就感的方法。
比如说,孩子答应给全家人做一顿饭,但是思前想后,他只会做一个蛋炒饭,怎么办呢?第一个方法的话,就是直接让孩子做一个蛋炒饭,但是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可以问一下孩子,除了蛋炒饭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让餐桌更美味一点呢,我相信孩子可能会说,那么我再做一个番茄炒蛋吧,或者可乐鸡翅什么的。只要孩子能够这样子做,事实上他是对自己进行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当孩子在准备饭菜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给予适度的帮助,但是不要插手过多,等做菜做完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予鼓励,也可以是一个美美享受的表情,甚至是一个的拥抱。相信孩子可以从这里感受到自己的成功的喜悦的。
上一篇: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做事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