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昨日和一HR沟通,采购出身的为什么是最难改变固有思维的一群人?
采购,公司,工作昨日和一HR沟通,采购出身的为什么是最难改变固有思维的一群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昨日和一HR沟通,采购出身的为什么是最难改变固有思维的一群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来答!说实话,没太看懂题主的问题。貌似大意是这个HR是采购出身,思维比较固化。从采购转岗HR,这么大跨度的转岗都可以接受,如果在单位中没有点关系,鬼才信!所以你也不必过于追究其是否思维固化,可能一段时间后TA又转岗了。另外,咱自己这个提问表述,哎呀~是真的有问题呀!好了,老葛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回答吧,打的不对咱们评论区见哈。
一、采购思维是什么样的思维?
要聊采购思维,那我们先说说采购到底都是啥样的思维?用一句话面描述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个事情不需要商量,听我的!”对没错!就是黄晓明式的霸道总裁思维。老葛职场12年,从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9年,我接触过很多采购的同学,我认为采购思维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甲方思维”。这样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做事情的态度就是强势,想要转变确实难啊!
二、相信很多业务人员对采购的嘴脸深恶痛绝。他们为什么这样呢?
1.具备一定的采购专业能力
采购部门作为企业中对具体工作事务做供应决策的部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即采购商品辨识能力。辨识能力是专业技能,这个需要不断实践来丰富经验。有些资深采购对商品质量的把控,品牌的认知,甚至对产品性,技术原理都很熟知。他们能不牛气吗?!
2.优秀的沟通谈判能力
采购这个角色是需要站在企业利益的高度,老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工作方向,提升责任感。特别是一些小公司或家族型企业,采购负责人往往都是老板的亲戚或自家人。这也就致使很多采购都带有“老板范儿”。说白了,老板没有时间管公司原材料、办公用品、商务合作事项等具体事务,采购就是这个代办人。(说点不客气的话,这样的思维多少有点狐假虎威了!)
3.气势上我就得赢
我们常常说,商场如战场,实战赢不赢先在气势上占据上峰!采购人员为啥总爱板着一张脸呢?我不能被你的销售气势镇压呢,我得占据有利地位。所以,谁来找我合作,想赚公司一分钱,先过了我这张“黑脸”!
三、如何改变这样的思维模式?
1.改变定位和角度
采购更多是对接外人的,供应商也好,合作伙伴也罢,但毕竟都是外人。转岗做HR更多是对内,还是老一套肯定行不通啊。对外可以拒绝,可以严厉,可以不理睬,但对内一定要跨部门协作解决问题,如果对内部同事也这样的态度那就有点尴尬了。而且是要求主动出击,绝对不是拒绝他人。作为HR代表了企业,若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HR就是门面,就是企业的代言人。
2.重新塑造知识体系
采购转岗HR,要想做好这个岗位恐怕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无论你之前在采购上如何的牛气,转到HR岗基本都没啥用。HR是一门管理学科,它包含的知识体系要比采购广很多,单就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六大模块你就可以知道体系的庞大,有关联但工作职责和方向完全不同。所以转岗后有大把的知识需要学习,机会是重新塑造知识体系!
话又说回来了,但凡能用从采购岗转到HR岗,这么大夸度的转岗如果在单位里没有点关系,恐怕谁都不会相信!企业如果可以接受采购转岗HR,那就应该对人家负责,要给予学习和转变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氛围,让其一步步走进自己的新岗位角色上。还有如果哪天TA又转岗了,你也不必惊讶,因为本来来之前就一定确定好的呢。
我是老葛,欢迎关注@爱家的葛子,一起聊职场,让生活更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提问!
我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待在大公司采购部门,至今已超过15年。
您提到的,采购是最难「改变固有思维」的一群人,我想我能体会HR的所诟病的其中况味,也让我得已采用一种「出离心」,抽身出来看看我们「采购人」,都活成什么样的一种工作状态了!
刚出社会时,对所谓「采购工作」在公司里所扮演的角色,完全是懵懵懂懂。
听一些前辈提起,对于采购工作的认知与印象,有好的也有坏的。
好的是,采购是一个「很好扩展人脉」的工作;而带有点负面的印象则是:采购很好啊,又有得吃,又有得玩!
真正接触采购工作后才明白,采购因为其在公司里扮演的一种特殊角色,简单来说,就是帮老板花钱买东西的人。
由于工作牵涉到金钱的敏感性,一般「采购老大」都会是老板的「亲信」,可能是「老板娘」,或者是老板的重要亲戚。
既然是「花钱」的单位,核心绩效指标,自然是如何能花最少的钱、帮老板买到品质最好的材料;而进一步讲,能够花「越少的钱」,这样的工作绩效更容易被识别,因此很有可能为了在采购成本上「求表现」,牺牲了另外两个同样重要、却不易觉察的的绩效指标:「品质」与「交期」。
这可能是形成采购难以改变固有思维的原因之一。
再者,采购通常属于「后勤协力」单位,其特征就是 -- 不会直接面对「客戶」,而面对的都是内部的「业务」、或是「厂务」部门。
在这样特殊的天然组织架构下,那种对于客人要求的「重要性」、与「急迫感」的感受,对于采购人员而言,是会很局限的,这也是人性的通病。
因此,这也造成采购人更容易形成一种「本位主义」,倾向只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比较难从客人的角度通盘考虑工作任务。
这可能也是难以改变固有思维的原因之二。
第三,「采购」与「业务」的角色剛好是相反的。业务是要去「求别人」的,而采购恰好是别人「有求于他」。
为什么前面说这个是「最好扩展人脉」的工作?因为通常都是供应商会主动「送上门来」,在商场上的人际交往,自然容易多了!
而且采购干久的人,很容易因为工作性质,而「迷失」了自己,以为走到哪里,都可以是一副「老大」的姿态。(因为被供应商拍马屁习惯了,又有得吃,又有得玩。)
这种不良习气,采购人很容易「忘我」地延伸到对内部单位同事的沟通场景,这对于工作的推展,绝对会造成一种负面影响。
上一篇:巨亏32.85亿,裁员卖身、腾讯充钱的蔚来,能赌出一个未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