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让小农户更好发展?
农户,土地,农村如何让小农户更好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让小农户更好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农户的形成是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大量农村人口温保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物,在当时打破僵化体制、改善生产力与生产关之间矛盾盘活农村全盘资源方面意义重大。但经过了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变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员自然性自由流动,农村小农户模式开始显现出无法与时俱进的短板,很多农户长期停留在温保线上,生产方式落后、产业产品单一、只能自给自足。而且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一些地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成为空心村。如何破局发展改善农村面貌和现状是每个农村人和国家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共同探索、试验、实践的课题,我以自己农村城市两栖生活经历就题主的问题谈以下几个观点:(抛砖引玉向大家学习)
1、小农户首先要看自家所在地区及家庭拥有资源的特点来定位产业和发展方向。如果你家在我国几大产粮区,比如东北、华北、关中、河西走廊等平原地区适合种粮、适合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生产,而你家庭的收入来源已不主要依靠土地产出,为了提高效率建议您将土地租赁或流转给专业的种粮大户获取收益的同时也为您做自己专业的事情赢得了时间和精力。未来农业将是资本、技术结合围猎资源的时代,小农户在这种氛围里会压力山大收获甚微。
2、如果小农户所在地为山区丘陵地带非农业基地,不宜连片机械化生产地区,则要根据当地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山区可以做花卉树苗基地、盆景园、山上野蛮生长的杂木林地可以改造成经济林,林下可以搞特种养殖,小型加工厂,开办休闲农家乐等项目。小农户在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时最好能报团发展,组织或加入农村合作社组团发展可降低成本抵卸风险,产销问题也好解决,之前零散化种养不具规模,各家什么都有但都不多,技术不专业产品卖相也不好严重制约了小农户的发展。
3、如果小农户家庭是南方地区的,同样是利用自家的资源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比如水产养殖,花卉林木种植、特色果园采摘园等,但切记不要跟风操作,一定要有前儋性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要今年猪肉涨价马上养猪,明天苹果跌价马上砍树。小农户虽然船小好调头但抗风浪能力差,还是要一个村或一个乡、镇进行产业化专业化报团发展比较好。政府的扶贫工作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
4、小农户谋发展要从思想意识上做起,要积极自强自己找突破口求改善而不是因循守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等靠要,消极悲观、认为农村农民没出路没发展,守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放活思路放开手脚干,未来的小农户都是土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到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仍有2.6亿农户、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其中2.3亿户是承包农户,也就是所谓的小农户。专家表示,目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小农户仍面临发展权利不充分的问题。例如,农村土地、资金、高素质劳动力等优质资源大量流向工业和城市,导致小农户发展产业缺钱、缺人。从利益分享来看,农村土地还不能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大量小农户难以享受充分的金融信贷保险服务。此外,一些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工商资本下乡更多地关心经营效益,不够注重带动农民发展,使得小农户难以有效分享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认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在发展理念、制度创新和政策举措上要重视小农,以促进小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在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人才培养、完善政策等方面多策并施。例如在土地制度上,在切实维护亿万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鼓励专业农户开展互换并地、土地整理等方式解决地块细碎化,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提升土地经营规模。要高度重视“不在地地主”长期存在的问题,引导长期进城落户的非农户有序退出承包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表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小农经济还是存在的,并不是全部搞规模经营大户经营,因此加强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才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我国仍有2.6亿农户、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其中2.3亿户是承包农户,也就是所谓的小农户。专家表示,目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小农户仍面临发展权利不充分的问题。例如,农村土地、资金、高素质劳动力等优质资源大量流向工业和城市,导致小农户发展产业缺钱、缺人。从利益分享来看,农村土地还不能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大量小农户难以享受充分的金融信贷保险服务。此外,一些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工商资本下乡更多地关心经营效益,不够注重带动农民发展,使得小农户难以有效分享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认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在发展理念、制度创新和政策举措上要重视小农,以促进小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在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人才培养、完善政策等方面多策并施。例如在土地制度上,在切实维护亿万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鼓励专业农户开展互换并地、土地整理等方式解决地块细碎化,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提升土地经营规模。要高度重视“不在地地主”长期存在的问题,引导长期进城落户的非农户有序退出承包地。
上一篇:如何让音乐赶走我的孤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