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拒绝上幼儿园,晚上睡觉做梦大吼大叫都是不去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老师孩子拒绝上幼儿园,晚上睡觉做梦大吼大叫都是不去幼儿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讲讲我宝宝上幼儿园的情况吧,首先刚上幼儿园的宝宝都会有入园焦虑症,一直没有离开过亲人那么长时间,突然要离开那么长时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群,孩子会有点害怕跟抵触这是正常的,我宝宝刚开始也有,也总是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甚至还会自我发挥想象,说幼儿园小朋友会打他的,每天晚上睡前都要跟我说一遍,妈妈,明天我不想去幼儿园了!然后就每天晚上都安慰他说,宝贝,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也有好多玩具和好吃的,还有你喜欢的滑滑梯,妈妈好想去玩哦,小宝贝,你明天去玩回来告诉妈妈好不好玩好么?这时我的宝贝会反过来问我,那妈妈你会跟我一起去幼儿园么?跟我一起去玩好么?那么就进去主题了,我说,可以呀,妈妈送你去幼儿园玩,然后妈妈下午再去找你玩好么?这时候他的情绪没有那么低落了,他会说好,虽然到了第二天,到学校他还是会哭,会想念我,但是呢他除了刚离开我的那几分钟哭以外,接下来的一整天除了睡觉醒来有起床气以外,他都没有哭了
放学后我去接他,他很开心,他会问我,妈妈,你刚刚都没有来玩,我都看不到你,这时,我会转移他的低落情绪,我就问他宝贝,今天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和小朋友玩什么了,吃什么了!然后他果然就很兴奋的跟我聊开了,就这样,每天放学我都会问他一天在幼儿园里玩的开不开心,喜不喜欢小朋友和老师,他都说喜欢,还认识了好朋友,听他说,慢慢的也就星期天不上学了也问我妈妈今天不去幼儿园跟小朋友玩么?我想小朋友了,我也想幼儿园的玩具,他会慢慢开始喜欢上幼儿园,并且期待去学校,这是我的宝宝上学的经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曾经也一度困扰着我,我的宝宝三岁开始上幼儿园,比起园里其他同学,他算是年龄偏小的,自理能力也差一点,我记得第一天上幼儿园他是兴高采烈去的,回来就哭着说不去了,甚至睡梦中还在说不去幼儿园。后来我发现自己比他还焦虑了,也不舍得让他去上幼儿园了,中间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顺利成功入园,以下几点分享一下:
一,克服孩子和自己的分离焦虑
几乎每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个过程,离开熟悉的家和爸爸妈妈,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人在一起,她们会觉得害怕,觉得是不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为什么要把自己送到这里来,所以他们会通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抗拒和不喜欢。
家长在送孩子到幼儿园以后,一定要开开心心的和孩子说再见,自己就算难过也不要让小孩看出来。告诉他在幼儿园会有很多好玩的,也会结识很多好朋友,去幼儿园是件享受快乐的事情,家长要自己克服同时也帮孩子克服这种分离焦虑。
二,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的家长看孩子哭闹的厉害,就想着要不今天就不去了,等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明天再去吧,说不定明天孩子就喜欢上幼儿园了。
这样非但不会养成孩子上幼儿园的习惯,更会让孩子觉得,只要自己哭,爸爸妈妈就不会送自己去幼儿园了,简直是恶性循环。同时,也让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孩子对幼儿园的依赖和喜欢前功尽弃。
三,不要欺骗、恐吓孩子
“宝宝你先进去,妈妈会在外面等你的”
“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经常在幼儿园门口上演,更有家长看孩子哭个不停又哄不好,干脆把孩子丢给老师自己甩手走人,想着孩子看不见自己就只能去幼儿园了。
这些行为都是在摧毁在孩子对你的信任,当他发现妈妈并没有在幼儿园外等他,或者放学到门口并没有看见妈妈时,会觉得自己被骗了,被爸爸妈妈抛弃了,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只会让他更没有安全感,对幼儿园更恐惧。
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到幼儿园能学到新东西,有新朋友,有新玩具,有对他好的老师,爸爸妈妈每天什么时候会来接他回家等等,让孩子知道不是爸爸妈妈不要他才把他送这里的,而是让他来和更多小朋友玩的。
四,主动让孩子分享在幼儿园的生活
每天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可以鼓励他主动分享在幼儿园的生活,譬如吃了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认识了哪些新朋友等等,有助于帮孩子记得在幼儿园美好的时刻。
同时,多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什么,有的孩子抗拒去幼儿园,也可能是在班上受了委屈、尿了裤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等等,做好孩子的情绪疏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离”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帮助孩子学习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妥贴的看待分离,正是这阶段你给孩子上的人生第一课。
其实分离焦虑不仅仅存在于孩子身上,很多父母也有严重的分离焦虑,尤其是他们自己过往经历里没有学会很好的处理分离带来的恐惧,就会在分离时刻,将这份恐惧映射到孩子身上。
这也导致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回避的,不去直面自己的感受。但是回避并不会让分离的痛苦消失,只会让自己和孩子都更加不会应对这份情感。
所以,在送孩子上学时,家长应尽量避免用偷偷离开、训斥、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让孩子回避面对分离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因为这些做法并不会减轻分离带来的焦虑,反而会毁掉你和孩子之间的信任。
“告别要果断”
家长们首先要在家里为孩子做好心理建设,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件好事,就跟爸爸妈妈去上班一样正常。
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家长可以在告别中赋予孩子一些责任感。
比如告诉孩子,妈妈要上班,所以听不到老师讲的故事,你可以记住这些故事,晚上分享给我吗?或者是,小朋友们哭的话,你可以帮助老师哄小朋友们开心吗?
通过赋予孩子适当的责任感,会让孩子觉得“身负重任“,更容易面对分离。
上一篇:网恋奔现失败是种什么体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