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人不要太聪明,为什么?
聪明,的人,自己的做人不要太聪明,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人别太聪明了,太聪明了人家会怕你,因为聪明人做事总比别人快,想的比别人周到做的比别人好,你聪明能共事,对比自己就觉得傻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爱你聪明能在一起,体现不了它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所以聪明人很多人不想跟他在一起也是这种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人不要太聪明。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正确,跟"大智若愚"有曲异同工之妙。
生活中有些人自认为很聪明,事事抢风头,处处显能力,显示的自己工作的状态貌似很有内在实力,实际上那是在一般工作领域,人人都能干得了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许是干得很出色,但是,若是到了真正要攻坚克难的时候,他们行吗?往往,他们很简单的就会回原于"一般",此种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工作实力和本来面目,才是他们真实的实力。当然,这些人有得确"聪明"的方面,因为他们很明白自身有华而不实的缺点,又自信正常情况下,还是普通工作多,困难工作少,所以他们在平日里,才会搞些自以为是很聪明的行动,以及貌似很显能力的事情出来。
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是最能沉得住气,最不擅表现自己的人。只有当工作中遇上真困难、大难题而不好解决的时候,他们才会出来应对,出来设法解难脱危,并且绝对不会对工作危难发怵。所谓:大贤荫于市。大智慧的人,任何时候都不骄不燥淡定从容,从来不会斤斤计较,与生俱来豪气干云,对于过去了的事不会过于纠结,对于将来又总是有坚定的方向和无限的希望,并且抱定必成功的梦想!
因此,为人处事,小聪明要不得,大智慧要靠不断努力学习和认真积累才能获得,有大智慧的人,永远都是一个成功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的生活中聪明的人并不少见,但是聪明的人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有的人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有些人则在大事上计较得失,这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聪明。但是,一直都有这样一种说法,曾国藩说过:为人不可过于聪明,因为有三种祸患等着聪明人!小编认为也是如此,凡事必须把握一个度,聪明也一样,过于聪明的人,不一定是最精明的,这样的人往往会招来比较大的祸害。这句话,曾国藩就用过,这是他对后人的告诫,也是他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处世经验。让小编带大家看看都是哪三种祸患。
第一种祸患,聪明过头的人,天道不容。有句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话的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吃亏的,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好处,得到利益。所以就没有永远的聪明,那些自认为聪明无敌的人,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遭到灾祸。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教训了,那些投机取巧的小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当年赵高偷偷改了秦始皇的遗嘱,为的是让胡亥登基,可结果呢,赵高还不是被秦王子婴杀死了;还有明朝的大太监魏忠贤,背着皇帝招兵买马,拉帮结派,妄图一统天下,后来还不是被崇祯皇帝逮捕处死了;清朝大贪官和珅更是如此,他深得乾隆的赏识,因此也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但是这样的小聪明只是一时的,自从嘉庆皇上位后,和珅受尽了苦难,最后被迫其自尽而死。历史上这么多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过分的耍小聪明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不仅别人会看不惯而远离他们,就连上天也会惩罚他们的!
第二种祸患,聪明过头的人,做事失败。正义是永远能够征服天下的,天下最正义的人就能打败天下最邪恶的人,那些脚踏实地、勤奋苦干的人最终要比那些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人更有成就。其实这个道理,曾国藩很早就告诉我们了,曾国藩当时是这样说的,“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现在看来,这句话是特别受用的。结合现在的社会来看,果然如此,那些个勤奋踏实的人最后走的路确实比那些偷奸耍滑的人远。
第三种祸患,聪明过头的人,失去人心。曾国藩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聪明了,也不能太算计了,利益要共享,不能独吞,尤其是当权者,更不能剥夺老百姓的权利,而是一切与老百姓共享。聪明的人贪小便宜,但也会因小失大,所以他们没有长远的未来。而且,聪明的人因为太过于算计别人,看重自己的利益,所以一般都不得人心,如果是当权者则更不会受老百姓的欢迎。
小编觉得不管是聪明还是算计,一定要把握分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太过聪明,太过去算计,最终算来算去也只会是算计到自己而已。因为人算不如天算,香港富商李嘉诚也曾说过,能拿七分,我们只拿六分,留一分给别人,这样才会得以长久,无论是生意还是交友。中国人也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叫吃亏是福,所以有时候我们宁愿自己吃亏一点,才会有长期的合作,做人厚道才会更上一层楼!难得糊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