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人不要太聪明,为什么?
聪明,的人,自己的做人不要太聪明,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先明确一个观点:人当然是越聪明越好,但做人越聪明就不一定越好,甚至很多时候做人太聪明就是太精明。
我们先理解一下这个问题,“做人不要太聪明”,而不是“人不要太聪明”,做人是指待人接物,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待人接物不要太聪明”。人当然是越聪明越好,如果每个人出生时都可以选择的话,没有人愿意当一个智力60的人(不接受反驳)。但,做人是不是越聪明越好呢?
在我看来,人的一生的经历总结起来无非是两个部分:做人和做事,而且两个部分是交相呼应,不可分割的。做人,或者说待人接物主要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做人做的好才能让你做事更加通顺,更加有效率。做事,主要是指从事的工作,主要考验一个的智商,只有你做事做的好,你在做人时才可以更加有底气。
在生活中我们,当有人跟我们说这个人做人真的太聪明了,我们下意识会怎么想?我们会不会想这个人做人是不是善于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或者对利弊得失计算的特别清楚。当你是上位者时这个人好说话的没有原则;当你是下属时,这个人严格执行规则的如圣人一般。他时刻在扮演两个全然不同的角色,和他相处很有可能被坑,或者换句话说,这个人太精明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人的太过聪明,人们约定俗称的认为这个人精于算计,善于投机,专门利己,毫不利人,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那做人应该做呢?我们也不会想做人很笨,做人是应该适当的聪明,或者换句话说做人应该通透。就是说你知道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坏处,对别人有好处,但在你的忍受范围内,你就可以平淡的接受;或者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好处,但对别人没坏处,你就可以安然的接受。通透就是不太计较利弊得失,通彻,明白。
个人素质主要包括形体素质、智商(做事)、情商(做人)三个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居核心与决定地位的是情商,智商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当你智商普通的情况下,你情商足够好的话,也是可以取得“好”的结果的,也就是世俗定义的成功。反之,则不成立。
话说回来,聪明不是错,更不是罪,关键是要聪明地利用好自己的聪明,做人不要太聪明,做事聪明,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会让它成为美丽的包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不是聪明不好。
聪明没有错,而是聪明的错位。错的是没有把问题“看透”。错把枝节问题当成了本质。
世上好多事情,都是表面现象,不糸本质,你被表面的现象误导,那根本的事情就错误了。
比如与人合作,合作是本质,至于这个人的性格、脾气、习惯,都是小事,不别在意,能合作好是根本。
我们主张糊涂,就是不被枝叶当望眼,牢牢抓住事物的根本。
才能做好事情。
生活中才不被无谓的东西拖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人不要太聪敏。
。这句话是正反渗半。做人从小父母都是望子聪敏,这是雷打不动的正理,可是在现实社会中确实有聪敏反被聪敏误。
。为什么?正因聪敏人会使脑子,动脑筋,有正反二个方面。如果是国家髙级干部脑筋从正的方面动,那可对国家的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越聪敏贡献越大。
。如果聪敏人的脑子向反的方面动,那他越聪敏对国家的为害越大。
。中央十八大以后,整治各级干部队伍,抓出来的都是聪敏人,这些大贪,小贪。老虎苍绳,都是聪敏而被聪敏误。所以我们的干部,要德才兼备,有才缺德的是危险份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人不要太聪明了。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突然觉得好象自己很尴尬。就是在问自已一样。是的,当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侯。是否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太过聪明‘’的人呢?我们是否说过,做过‘’太过聪明‘’的话和事呢?
一个正常的人,聪明是每个人的天份。只不过是各人的性格,天斌,地位和志向不同,聪明产生的地方不同。所以聪明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天斌和专业之分。就象数学,语文课目,因天斌的原因,有人长于数学,有人长于语文一样。
都是聪明人。然而太过聪明,则适的其反。一个人在领导面前,不分场合的显摆自己的聪明。其结果也就只能靠自己的造化了。在今天的社会里,忽悠,显阔之风盛行,盲目的自信聪明,结果将自己的聪明推入到市场的陷阱,及家庭经济的困局之中。
‘’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人不要太聪明了‘’。这就是一句,人对聪明的警示语。在评论她人的时候,更值得自身的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还原聪明的本身。将聪明,实实在在的造福自己的一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