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人读《资治通鉴》有什么好处?
通鉴,资治通鉴,历史现代人读《资治通鉴》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代人读《资治通鉴》有什么好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本编年体史书,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现代人读《资治通鉴》,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得到启发,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借鉴治国为政之道(适合公务员),小的方面可以借鉴为企业及公司的管理(企业高管)。普通人可借鉴治家之道,也可以读史书以陶冶情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处很多啊!这么著名的古代典籍,流传至今,记载了很多古代事迹。能读懂的话,可以进一步了解北宋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以纪实和总结作者着笔当时和之前的历史事迹。涵盖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还有对特定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内容极其丰富。像这样一部史书,真不是一遍两遍就能读懂的。题主说现代人读此书有何好处,这不很明显。第一个好处就摆在你眼前,《资治通鉴》是文言文的,把此书读懂了,那许多古代书籍你都能懂了。我记得我高中时候,买了一套《资治通鉴》,当时我老师就说了,能把这部书看懂写的什么,基本上以后写作文都不会低分,文言文阅读也会提升很大。
另外,《资治通鉴》对一千多年的历史事迹和人物的总结,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古代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也依旧适用,无论你从商还是从学还是从政,都能在书里获取许多的经验总结和思想层面的提升,还有对历史常识的了解。这难道不是好处?
最后,我想说,能坚持把《资治通鉴》看完本身就是好处,是一种锻炼,现在的人,还真没碰见几个能坚持把一本书看完的,更别说一部文言文史书巨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资治通鉴》可谓代表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是一部以“资治”为目的,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史学领域。司马光生前曾多次为皇帝讲读《通鉴》;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然是一部值得重读的经典。
今日之中国,距离司马光修《通鉴》的时代几近千载,告别帝制已逾百年。《通鉴》事君的价值,早已光芒不再。但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历史作品也因时代不同而需要不断反思和解读。今天重读《通鉴》,不仅需要重温那些生动传神的记载,更应该重视从中汲取历史智慧的滋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首先,不妨将《通鉴》还原到历史语境当中,正视其“垂鉴资治”的功能,以求“迹得鉴失”。司马光曾说,历代史书“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故“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通鉴》的取材及编修秉持了传统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垂鉴资治”虽不能涵盖《通鉴》的全部价值,却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今日读此书,不宜忽视。
其次,今日读《通鉴》,应将其置于史学语境中,重视其特有的编纂方式和叙事特色。“历史”一词,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述和研究。相比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更为重要。因为很大程度上,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事实”,都是理解、书写、阐释的结果。《通鉴》作为一部编修的史学作品,字里行间难免带有书写者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甚至有记载舛误和评论偏颇之处。当然,其中不少问题已被学术研究订正。今日读《通鉴》,一方面应结合学术研究成果,查疑订误,以求准确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更应把握《通鉴》编纂历史的原因、书写方式及文字背后的政治寄托。
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有断裂,也有延续,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不因时代久远而陈旧落伍,经过岁月的涤荡反而历久弥新。《通鉴》通过对宋以前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深切思考,总结了决策、用人、吏治等治国理政方面的得失。这些规律与当今管理各类行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实有相通之处,不无借鉴价值。同时,历史长河中,不变的还有人性的善良与丑恶。阅读《通鉴》里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阅读他们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纠葛,对个人亦是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
人们常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读史不仅要知人论事,更要知人论世。否则,读毕《通鉴》,只知一部帝王将相明争暗斗的相斫书,何谈资治?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曾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作品。就此定义而言,《资治通鉴》确实是一部值得重读,需要重读,也应该重读的经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借用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避免历史中的错误,才能更快、有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女友35岁,大我5岁,她家庭条件不错,我一无所有,如果结婚合适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