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结合小说《围城》,谈谈你对钱钟书“幽默”文风的理解?
幽默,围城,比喻结合小说《围城》,谈谈你对钱钟书“幽默”文风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段文字的妙趣在于,作者先确定麻将是国技,接着用不确切的口气说麻将在美国很风行,并以此为前提引申出“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应世界潮流”的滑稽结论。
在幽默艺术中,引申的功用是推出问题(许多问题是虚设的,并不成立),然后以此为前提推衍出荒唐结论。
这个“不真实”的推衍本身就是一种戏谑行为,它蕴含着作者深刻的讽刺,并具有幽默色彩。
05 反语手法
反语是表达的本意与表面意思相反的一种修辞手法,正话反说是它最大的特点。但也并非只是正语反说。
它的意义中还包含着含蓄、暗讽与省略,并且需要聪明而善解人意的读者去领会其意义的特定所指。
例如,方鸿渐一行在前往三间大学途中,目睹一伙乘客抢座位的场面,小说如此描写:
“汽车夫说,这车机器坏了,得换辆车。大家忙上原车拿了随身行李,抢上第二辆车……原来有座位而现在没座位的那些人,都振振有词说:该照原车的位子坐,中华民国不是强盗世界,大家别讲枪。”
这儿的“中华民国不是强盗世界”就是反语。透过这句话的表层字面,我们看到了作者表达的另一层意思——中华民国是强盗世界,到处匪盗出没,人无宁日,民不聊生。
作者运用反语不仅讽刺了“强盗世界”,而且讽刺了那些为急于争回座位而振振有词的人们,反语含蓄表达法在此收到了讽刺幽默的效果。
这类幽默手法,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常常碰到。比如,有时为了开玩笑,我们会把否定的结论拿来加以肯定。
就小说来讲,采用反语是为了暗示出一种冲突。即:一句中有两个相反的意思,所要说的真意都不在话内,而是暗示出来的。它能引起我们的笑,但得明白了它的真意以后才能笑。
再如,对“欧亚大旅社”的胖女人,小说这样写道:
“掌柜写帐的桌子边坐个胖女人坦白地摊开白而不坦的胸膛,喂孩子吃奶;奶是孩子吃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里吃,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
“欧亚大旅社”明明是管理混乱,作者不直言写出,却把笔触落在胖女人身上,对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不雅的喂奶行为进行描述,从而证明这旅馆管理十分糟糕,并为往下直接描写旅社混乱的管理作了铺垫。
在这段文字中,最能产生幽默感的莫过于“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这句反话,它不是凭空跳出,而是建立在对胖女人具体描写的基础上,自然合理,毫无故作戏谑之感。
反语幽默的最大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地对丑恶的人或事给予合理的讽刺。从心理学角度说,反语产生幽默的原因,在于它隔断了审美者的正常思考,使期待落空。
《围城》的反语就是从事理的反面,告诉人们一个与期待相反的结论,使人不由一怔,然后透过反语表层,在其深层把握住作者的真意,最终获得涣然冰释的轻松感。
06 比喻手法
比喻在《围城》中最为多见,而且喻材广泛, 收古今中外典故于比喻中,书卷气浓,设喻精细巧妙, 深藏机锋, 尖锐隽永。
钱钟书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对比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说:
“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
《围城》里的比喻就是这一比喻理论最好的实践。例如把鲍小姐“裸赤”的身体比喻成“真理”或“局部真理”,把女人的大眼睛比作“政治家讲的大话”等等。
在写褚慎明时:
“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睛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
《围城》剧照
用“绝对观念”来比喻褚哲学家极度睁大的眼睛,这是以抽象之事比喻具体之物的典型用例。
这类比喻,喻体多是抽象的事理,它被作家所运用,就超越了具体比喻抽象的常规,比喻因此而产生新奇感,从审美上说也易产生美感。
《围城》比喻创造幽默效果的另一特点,在于它提供了夸张的喻体。例如,“褚哲学家”看苏小姐的大眼睛,被比喻成“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的突破眼眶,进碎眼镜”。这一夸张比喻,就把褚慎明的“馋”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再如,小说中的沈太太滑稽怪样的面孔也被夸张比喻表现出来:
“沈太太生得怪样,打扮得妖气。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会里谋杀案的线索。”
在此,夸张的比喻使沈太太眼睛的黑袋、牙齿的红痕等丑陋部分突出出来,从而产生漫画式的滑稽效果。
《围城》比喻创造幽默效果的又一特点,在于它提供了描写主体对立的喻体,即钱钟书所说的“取譬于家常切身之鄙琐事物。”
《围城》剧照
化高贵为低贱。有些事物本体本来是尊贵高尚的, 如果故意用低贱卑俗的喻体来描绘它, 由于本体喻体在高贵低贱方面形成了落差, 幽默诙谐自然天成。
如文中写到的:
“(汪处厚说)我在华阳大学的时候, 他们有这么一比, 讲师如通房丫头, 教授比夫人, 副教授呢, 等于如夫人。”
教授、副教授、讲师本是学识水平的标志, 也是崇高神圣职业的代称, 而作者用“夫人、如夫人、通房丫头”作比,按当时男尊女卑的观念, 妇女的地位是低下的, 本体喻体的崇高神圣与低残卑俗形成的差势, 对照鲜明, 跌落出了贬抑讽刺, 逼真地展示了教育事业不受重视, 知识、人才大为贬值的状况。
用“鄙琐事物”设喻,这就使审美对象内部显现出不谐调的状态,即比喻的主体与喻体形成对立。从审美上说,审美对象的“不谐调”、“对立”,正是产生幽默的原因。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此类比喻作了精彩的论述,并列举说黑格尔把“繁星丽天”比作“人肤患癣或群蝇曝聚”等等。
可见,钱先生深谙“取譬于家常切身之鄙琐事物”的幽默功用,并不惜笔墨,创造出了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幽默比喻。
被誉为“中国之大儒,古今之通人”的钱钟书,站在高处,轻蔑地俯视世间丑陋的人和事,并揭露生活中的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讽刺意味很浓的幽默风格。
读罢《围城》,无不被它贯通始终、耐人寻味的幽默魅力所征服。文中所举的幽默之例,仅为书中的“九牛一毛”。
可以说,钱钟书笔下的每一句话都蕴蓄着喜剧的生命,其焕发的才智、独创的语句、富有诗意的形象十分惊人,以至于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变成格言或者俗谚。
回答完毕。
上一篇:美女兵退伍后只用了45天备考,就考上了北京大学研究生,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