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不跟项羽合作?
项羽,韩信,刘邦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不跟项羽合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不跟项羽合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一开始是为项羽效力的,但项羽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不采纳韩信的多次建议,韩信于是投奔刘邦,刘邦一开始也不相信他,于是上演了著名的“张良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在楚汉争霸时,韩信当汉军主帅同项羽做战。此时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韩信正感恩图报,所以此时韩信没有与项羽合作的动机与理由。
楚汉争霸结束后,刘邦就马上解除了韩信的兵权,而且此时项羽己死,韩信不可能和项羽合作了。
韩信是一名军事天才,但情商及谋略不足,不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导致最终死于妇人上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初没得到项羽重用
韩信最早投靠的是项梁后来跟随项羽
无奈一直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
所以后来才投靠刘邦
起初刘邦也不看好韩信
幸好萧何看好韩信,多次推荐
最后韩信才被刘邦重用
刘邦才因此在楚汉之争中得到一个很大的助力
希望回答能帮到你
文:略知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韩信没有长远的政治目光与危机意识,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关平未来性命。
以当时韩信的地位,保持独立足以拉起第三方势力,让天下三分局面提前出现。
但正如项羽有心理伤痕一样,韩信的心理也是有偏失的。因偏失而有偏见,认为刘邦不会对自己下手。
事实上,刘邦的信誉,并不太好。
毁约之事干过不少,为人并不拘泥承诺。
人生重大决择,关乎生死。
韩信也仔细考虑过,但他的认识不够理性,为小仁小义所困,未看清刘邦的心理盘。
从哲学上讲,看事物执于表面,没分清主次矛盾。抓不住主要矛盾,认不清变化的本质。
凡事当计长久利益得失,而非一时感情好恶。
从这点可知,韩信也感情用事,不够理性。
没认识到一旦天下一统,刘邦就要对自己下手,好巩固刘姓江山。
长于军略少远谋,善用兵不善攻心。
这是韩信与项羽,都有的毛病。
人无完人,寸有所短。
感情用事,理性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的经历比较丰富,最早投奔在项羽的叔叔项梁的麾下,老主人死后,他又在项羽的手下做事,可打拼了这么多年,别说股份,就连个抛头露面的机会都没捞到。
韩信不是没有本事,也不是不想展示自己,他几次给项羽出谋划策,项羽都是微微一笑,甚至可能都没笑过。追求进步的韩信伤心了,他决定找个下家,有野心的刘邦,就成为了他下一个效力的对象。
虽说在刘邦手下,最初的日子也不是很理想,可韩信最终还是得到了赏识,他帮刘邦打下一片山河之后,甚至赚足了让项羽回头的资本。
那会项羽正跟刘邦僵持,韩信手握重兵在一边观战,项羽不敢重提旧情,当然往日也没有多少情分可言,他派人跟韩信沟通,只要你能助我打败刘邦,以后我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但是韩信没有吃回头草,也许是感激刘邦的赏识,也许是觉得项羽不靠谱,总之是没有回头,只是告诉项羽,珍重!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今天的职场就举不胜举了。许许多多的公司,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公司有个老员工,勤勤恳恳,从公司成立就在这里干。老员工会做很多事情,可当初来的时候,公司初建,工资并不高,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似乎淡忘了这个人,觉得他离开了这里就玩不转,甚至就没想过他会离开。
一开始,老员工等着老板主动加薪,可新来的员工工资都比他高,他还是老样子。老员工伤心了,他想跳槽,老板骂他忘恩负义,就是没有涨工资留他。老员工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让他在新的工作岗位如鱼得水,新的公司也越来越依靠他。
原公司这会遇到了困难,新人一来就要了高工资,可始终不能达到老板的要求,当他想重新召回老员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出不起价码了,也许是钱,也许是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因为手握重兵的韩信恨透了项羽,想当年韩信投笔从戎,去投项羽,项羽不识才,没有重用韩信,让韩信做火头军(就是负责做饭的),而后又让韩信做执戟郎(就是门口站岗的保镖)。
韩信觉得很屈才就离开了项羽,转而投奔刘邦,应聘的职务是大将军,刘邦经过面试后,觉得韩信有胯下之辱的履历,心中瞧不起韩信,就没有让韩信做大将军,而委任韩信做管粮草的仓管。韩信做了一个月的仓管,觉得太枯燥就不想做了,一气之下连工资也不要了趁着夜色逃走了。
萧何得知情况后,就月下追韩信把韩信追了回来,并说服刘邦对韩信委以重任,刘邦任命韩信为元帅,统领三军。
上一篇:房车到底是买好还是租好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