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诗人,都是,古代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人、诗人能考取功名的只有少数,而家贫的是读不起书的,便只能依靠自己家里田地的产出生活。
出仕为官
古代的读书人、诗人,都是有资格考取功名的。他们一旦考中,出仕为官后朝廷便会发工资。这个在读书人、诗人中也有不少,但总的来说只占一小部分。
专业知识
古代读书人、诗人一般都家境殷实,因为不殷实的很少有读书的,因为读不起。
但也有一些家境不好依然读书的,他们若考不上功名,便只能依靠自己的专业。
如去做师爷、做账房先生、教书育人、画画、写信、写文章等,都是他们获得收入的途径。
综上所述古代诗人获得收入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家田产出、出仕为官、专业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在中国历史上,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后来的《诗经》便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涌现出不少有名的作品,也诞生了不少著名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李清照、辛弃疾等等。
那么在有着士农工商这样隐性鄙视链的古代,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一、出仕做官
其实大部分诗人都是业余作诗,他们的主业便是各级的官员,享受着皇帝朝廷按月发放的俸禄。唐诗《观刈麦》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其中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就表明白居易当时是有官职在身的,而且俸禄是“三百石”的粮食。
写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的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爆发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大部分都是身居要职的——苏轼、苏洵、苏辙、柳宗元、欧阳修等等,他们的主业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然而才华横溢的他们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饮酒作诗取乐。
二、靠朋友接济
诗人虽然是文人,但是许多诗人都是十分接地气的,丝毫没有儒生那样的酸腐、清高的特点。他们善于结朋交友,尤其是拥有共同的话题——诗词,那么就特别容易形成一个属于他们的话题圈、社交圈。在那样一个纯真的年代,圈层内的人都是性情淳朴的人,因此彼此都存在着互相帮助、互相资助。《赠汪伦》中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以看出,李白和王伦的情谊,虽然没有明确文字表示王伦有赠送、接济李白的行为,但凭借诗词描绘的意象,我们还是能够揣摩出来的。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能看出友人之间的拳拳赤诚之心。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全靠周围的朋友接济,才有了后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的杜甫草堂。
那时候的诗人云游四海,除非像徐霞客那样家境殷实的,否则经常会遇到没有盘缠的情况,这时候全仗朋友们的救济了。
三、务农、卖字画
著名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便是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辞官归隐,断了财路。但他自己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靠务农来养活自己。
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偶尔卖卖字画来挣点“外快”。有一次他通过在扇子上写字,便帮助路边的老奶奶卖掉了扇子。可见他的字在当时多么值钱,怎么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养活自己呢?
古代的诗人也有不少仕途不顺或者中途被贬谪,或者穷困潦倒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失去心中那一块属于文人的净地,他们依然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创造出不菲的诗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现代社会一样,要有收入,就要找一种能挣钱的职业,来获得收入。
一种是有祖业,能顾温饱。
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家里有祖先留下来的地产,可以靠种地勉强维持生活,但是他爱喝酒,只种地就不能保证有酒喝,因此陶渊明就通过家庭的关系背景,出去当公务员,挣工资改善家里的生活。当然,我们知道,陶渊明受不了官场的污浊,还是回家种地去了。
还有一种是半工半读,拼死也要进入体制内工作 。
大诗人杜甫时代,想当公务员已经不能靠关系和背景了,公务员要国考。不然,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曾经做过宰相,好赖也有点背景。杜甫考了多次,都没有考上,没办法,杜甫只好干了贩卖药材工作,用小商贩的职业维持生活。后来,四十多岁的杜甫好不容易靠人举荐,做了个仓库主任,副科级干部,杜甫是很满意的。唐时的公务员收入比小商贩高的多,可以养活一家人。
还有一种是家里不差钱
。最潇洒的是富二代李白,因为家庭是商人,李白一生都不差钱。爱喝酒的李白,喝的总是“金樽斗酒十万钱”的高级清酒,想隐居就到山里住几年,悠哉悠哉,经济基础很重要。
到了宋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可以写诗词挣钱了
因为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歌院酒楼林立,所以,唱歌的歌姬这个职业火爆,带动写歌词的产业兴旺。有些诗人,就可以卖诗为生。最有名的就是柳永。
柳永是典型的例子。
柳永也是参加科举考试不中,无颜会家乡,滞留在首都汴梁,靠给歌院的歌姬们写歌词为生,这个职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柳永五十岁的时候,他才考上公务员,从一个副处级干起,直到副部级结束。
上一篇:为什么我的amd860k鲁大师跑分才一万五?我室友的却是3万多,求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