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诗人,都是,古代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在中国历史上,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后来的《诗经》便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涌现出不少有名的作品,也诞生了不少著名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李清照、辛弃疾等等。
那么在有着士农工商这样隐性鄙视链的古代,古代诗人靠什么吃饭?如何获得收入?
一、出仕做官
其实大部分诗人都是业余作诗,他们的主业便是各级的官员,享受着皇帝朝廷按月发放的俸禄。唐诗《观刈麦》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其中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就表明白居易当时是有官职在身的,而且俸禄是“三百石”的粮食。
写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的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爆发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大部分都是身居要职的——苏轼、苏洵、苏辙、柳宗元、欧阳修等等,他们的主业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然而才华横溢的他们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饮酒作诗取乐。
二、靠朋友接济
诗人虽然是文人,但是许多诗人都是十分接地气的,丝毫没有儒生那样的酸腐、清高的特点。他们善于结朋交友,尤其是拥有共同的话题——诗词,那么就特别容易形成一个属于他们的话题圈、社交圈。在那样一个纯真的年代,圈层内的人都是性情淳朴的人,因此彼此都存在着互相帮助、互相资助。《赠汪伦》中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以看出,李白和王伦的情谊,虽然没有明确文字表示王伦有赠送、接济李白的行为,但凭借诗词描绘的意象,我们还是能够揣摩出来的。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能看出友人之间的拳拳赤诚之心。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全靠周围的朋友接济,才有了后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的杜甫草堂。
那时候的诗人云游四海,除非像徐霞客那样家境殷实的,否则经常会遇到没有盘缠的情况,这时候全仗朋友们的救济了。
三、务农、卖字画
著名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便是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辞官归隐,断了财路。但他自己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靠务农来养活自己。
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偶尔卖卖字画来挣点“外快”。有一次他通过在扇子上写字,便帮助路边的老奶奶卖掉了扇子。可见他的字在当时多么值钱,怎么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养活自己呢?
古代的诗人也有不少仕途不顺或者中途被贬谪,或者穷困潦倒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失去心中那一块属于文人的净地,他们依然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创造出不菲的诗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诗人分为两类:
第一,有钱没事干,写诗娱乐。
这种是绝大部分的诗人!
古代的有钱人很多,大部分都是地主,收入稳定。
他们有的是钱,也无需过于操劳,可以安享人生。
这种情况下,比较高雅的人就会吟诗作对,绘画,书法之内,甚至吹箫弹琴,蹴鞠马球。
对他们来说,作诗不赚钱,只是消遣而已。
第二,穷人写诗为赚钱。
这种在于古代是非常困难的。
今天大家文化程度高,全国文盲很少,人人都识字,你写书写诗真正写的很好,肯定有版税收入。
然而,当年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文盲,男人文盲率百分之七十以上,妇女更是百分之九十。
识字的少,懂得欣赏诗的更少,靠写诗赚钱几乎等于做梦。
大家知道,杜甫写的一首好诗,是中国最有名的诗人。
然而,杜甫却穷了一辈子,一生只做过三个小官,都和写诗没有关系。
靠写诗养家糊口,这是不可能的。
退一步说,古代也没有版权意识。你的诗别人知道了,也可以印刷或者手抄以后四处变卖,你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制止。
所以,穷诗人在当年也是穷秀才的代名词,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古代诗人过得很好,那也属于美好想象。
我们说一个人有才,往往会说他能诗能文。
但在现实社会中,不说今天的诗人会饿死,就是古代诗人,也把诗词看作末技,并不以诗为生。
比如李白,文才耀世,但当唐玄宗将他封为“翰林待诏”,可谓量才适用。但李白并不引以为荣,认为这个御用文人的身份低下,觉得郁郁不得志。
可见得古代诗人也并非全部认为诗就是生活的全部,不管他有没有诗才以外白干才,他们都抱着匡世济世的宏伟目的,写诗不过怡情耳。
比如白居易、贺知章、杜甫等曾有官位,是那时的公务员,靠俸禄过日子。这是一类。
上一篇:为什么我的amd860k鲁大师跑分才一万五?我室友的却是3万多,求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