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事变,针对的仅仅是太子李建成吗?
秦王,李渊,太子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事变,针对的仅仅是太子李建成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事变,针对的仅仅是太子李建成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隋朝未年:鲜卑贵族唐国公李渊时任太原总兵时结识了裴寂和刘文靜,裴寂是朝廷派到太原的财政主官,主抓物资,后勤工作,实权派。
若单论才华,刘文靜远在裴寂之上,可裴寂一直追随李渊,春风得意。
刘文靜是是李世民的人,直接谋划参於太原起兵,杀掉隋阳帝安插在李渊身边耳目
,促成李渊之反,大唐开国刘文靜功不可没,被李世民保举为:元帅府长史。
武德元年,盘据在兰州,薜举率军攻唐,刘文靜随李世民出兵迎战,大胜而归,硝烟未尽,恰在此时朝中形势已变。
李渊已意识到秦王府的势力大增,復盖朝野,不仅刘文靜是李世民的死党,朝中高官,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异等有才能的人,都成了秦王府的暮僚,。
李世民在朝中威望曰隆,不仅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对自己也构成威胁。
武德=年,刘文靜被处死,家产全部没收
,李世民手下大将刘世让,以谋反斩首
太子李建成一直鼓动让李世民交出兵权,李渊明显站在太子一边,
此时的长安,八月的残阳懒洋洋,却暗藏杀伐之声。
武德五年(622)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是为唐太宗,自命为:天可汗,,。
曲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李世民处于当时的那个位置,应该不仅仅只是针对太子了,而是针对他要不要保命或者要不要当皇帝这件事情了。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1.当时的李世民劳苦功高,在李渊称帝的时候,当时国家并未统一,李世民就随他父亲四处征战,并取得了骄人战绩。
2.在此之前,李渊有过承诺,如自己能当皇帝就封李世民为太子,但最后依然封李建成为太子,要说这件事没在李世民心理留下阴影,那时不可能的。
3.李世民的个人才华出众,文武兼备,在四处征战中又积累了一大帮忠实的粉丝,为他的后来治国创下班底,同时,这些人也希望李世民更进一步,自己也好水涨船高。
4.随着李世民的战功显赫和个人私欲的膨胀,同时也给太子李建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太子李建成也想做掉李世民之前,李世民先发制人,率先发动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玄武门之变,并且最终当了皇帝。
5.终上所述,玄武门事件针对的不仅仅是李建成,而包含了李世民对权利的欲望和对突发事件绝地求生的反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玄武门之变正史写得很简单,主要就是秦王府集团在太子、齐王入宫路上设伏,成功斩杀二人,然后向唐高祖禀报,秦王顺利取得太子地位,两个月后秦王正式登基,是为唐太宗。这次政变的原因正史里写得比较简单,主要是就是太子建成诬陷并且谋害秦王,导致秦王发动政变。
然而,对我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搞政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历史上政变很多,大多数政变都归于失败,少数政变成功的成为书写历史的胜利者,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而失败者一定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否则就无法彰显胜利者的正义。玄武门之变当然也不例外,太子建成就完全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之徒。然而,历史毕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胜利者并不能完全掩盖,历史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以供后人去还原事实。
首先要怀疑的问题就是正史所载的玄武门之变是不是就是真正的事实。根据《贞观纪要》记载: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 经过十几年时间,唐太宗在已经控制住局面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考虑要美化自己的形象了。虽然房玄龄婉拒,但还是抵不住皇帝的压力,最终“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唐太宗这一辈子最在意的污点是什么,当然就是“删略”的重点对象。毫无疑问,弑兄杀弟,完全违背“孝悌之义”的玄武门是唐太宗心头上的刺,毫无疑问,玄武门的正史基本情节上是没有办法掩盖的,所以弑兄杀弟等情节是真实的,但是在这背后更严重的阴谋是一定被人为的删改以及掩盖过的。
第一点就是太子建成是唐高祖真正心仪的接班人。而且这一点一直都是明确的,也从未发生改变过的。从武德元年李渊称帝开始,就直接立李建成为帝,到玄武门之变,他的太子地位一直都稳固的,李世民宣称的李渊有意将皇位传给他倒很像是给自己发动政变增加合法性的由头。从政变之前李渊、李建成对李世民的态度来看,两人都是比较顾念父子、兄弟之情的,当然,这也说明,李渊和李建成对于压制住李世民拥有相当的优势,无需用残酷的肉体消灭就可以解决掉李世民,而玄武门之变前,抽调秦王府集团主要人员随齐王出征就是很明显的削弱秦王实力的政治手段,这一系列的手段背后,不光是李建成,还有李渊。所以,玄武门之变的目标就不仅仅是李建成、李元吉,直接目标当然还有李渊,否则就不会政变后仅仅两个月,李渊就禅让帝位了。
在玄武门之变进行当中,皇宫的禁军始终没有参与,这也是很蹊跷的。这基本上可以说明秦王早就收买了守门的禁军,而且多半已经在皇宫内控制了李渊。在成功击杀太子、齐王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手执兵器去向李渊报告,此时李渊正泛舟海池。 这个情况本身就很怪异,这么关键的时刻,正巧皇帝就在泛舟,远离陆地,这一切都像是被提前软禁的迹象。而且尉迟敬德全副武装进禁宫去见皇帝,基本上就是赤祼祼的危胁了。这些情况基本上说明,玄武门之变是提前严密谋划好的,政变目标直指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三人的政变,并不是像史书里写的那样看起来好似是被迫仓促反抗的冒险。
上一篇:华润置地46.6亿摘深圳后海用地,广州61亿挂牌增城两宅地,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